博物馆研学重在学有所得
博物馆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是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好去处,备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市场十分火爆,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也很多。但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博物馆研学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游而不学”的现象突出,研学变成了旅游、看热闹,学生研学归来收获却甚少。
不能把研学简单等同于旅游,研学的核心在于“学”,目的是借此习得知识、增长见闻,而不是像旅游一样走马观花,走一走、看一看就满足了。很多家长及研学服务机构并没有真正理解研学的内涵,认为只要把孩子带进博物馆就够了,对研学的路线、内容、方式等并不关注,难以让学生们得到真正的收获。
研学课程需要精心设计,既要充分展现博物馆的藏品和文化底蕴,也要契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需要研学机构与博物馆进行密切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开发。只是很多博物馆优质研学课程稀缺,难以在假期里集中满足各方面需求,但为了不错过假期旺季的掘金机会,一些研学机构变着法子招揽生意,有的研学机构不与博物馆提前预约,随意带领大量观众挤占展厅;有的研学机构走投机路线,直接预约博物馆讲解员进行讲解,甚至是私自雇人进行讲解,有的讲解内容出现偏差甚至误导,完全偏离了研学的初衷。
博物馆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具有公益属性,不能成为社会机构牟利的工具。博物馆研学同样要把握好教育性、实践性、公益性等基本原则,不能让铜臭味腐蚀了教育的本意。对从事博物馆研学的社会机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对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处置。而家长在为学生选择研学游的时候,也要注重对从业资质、课程内容的审核,别把孩子交到不靠谱的机构手里。
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推进博物馆研学的规范化发展,特别是博物馆要注重开发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优质研学课程,加大优质课程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研学的强烈需求,让研学需求都能够通过正规的途径得以满足,从而推动博物馆研学朝着良性方向积极发展,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满载而归。
vot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