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成“网红打卡地”,又拿命换流量?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丁慧
最近杭州一条名叫万松岭的隧道火了,被网友称能拍出“王家卫”效果,因而不分白天黑夜,都有年轻人来这打卡。
据报道,不少网友“慕名”来万松岭隧道拍照,有人为了效果,甚至走上机动车道。对此,杭州市交警部门表示,在隧道等道路上拍照、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违法。而目前,交警部门已对多起违法现象进行处罚。
资料图。
隧道不能停留,更不能未经允许拍照,这是常识,更是法律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杭州市交警部门也明确表示,在隧道等道路上拍照、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违法。
近年来,“网红地打卡”风气盛行,公路、码头甚至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成为网红、游客疯狂打卡的地方。而其中许多行为早就被定义为“拿生命拍照”,但依旧无法阻挡一些“胆大人”的脚步,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拍出所谓的大片与警察玩起了“躲猫猫”。
包括此次在隧道拍照的行为,不但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而且也会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更触碰了法律红线。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和一些血淋淋的教训,为何依旧不能让人“望而却步”?
原因不难理解,无非是为了在朋友圈“有面子”、追求新鲜与刺激,更为了获得更多平台流量。
近年来,不少网友在一些社交平台分享美景、美食等等,捧红了不少“网红地”,受到网友们追捧、“复制”。美好生活可以“复刻”,但违法行为不能鼓励。
因此,为了停下人们奔向危险的脚步,社交平台显然不能置身事外。拿万松岭隧道拍照、打卡来说,平台应当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坚守底线,至少当第一批用户在上传后,平台就应该敏锐察觉,在确定是否合适发布之前先禁止曝光,这要比事后删除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也要比仅仅一句“拍照千万种,安全第一条”的提醒有力得多。
线上把关很必要,线下也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设置明显的危险提示,禁止拍照、停留的标识要更加醒目;另一方面要加强巡逻管控,对屡教不改的不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也能起到震慑作用。
分享生活的美、追求新奇本无可厚非,但要时刻谨记,任何行为都不能触碰红线,都不能不顾生命安全。再精美的照片也比不上宝贵的生命,隧道再美那也是“危险的边缘”,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请停下盲目追寻“网红”的脚步吧!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5/21/030094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