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评:让标准成为硬约束服务经济发展

时间:2019-10-29 来源: 作者:

  胡建兵

  标准化不能只重数量更应该重质量,要让企业和社会都认识到“标准就是质量”,要让标准成为一种硬约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

  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浙江义乌召开新闻发布会,批准发布《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不仅涵盖多个消费品领域的国家标准,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诸多领域(10月20日新华社)。

  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工业制造、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电子信息、家居服务、农业安全等诸多领域,与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研究表明,标准化对中国科技的贡献率为2.9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6%,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为1.5%。

  倚标准而平天下。只有将标准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标准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才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外向型经济竞争力。长期以来,标准作为国际交往的技术语言和国际贸易的技术依据,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信任度、促进商品流通、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标准竞争成为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近年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标准存在着总体水平低,制定速度慢,高技术标准缺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资源节约标准滞后等,不能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等问题。因此,加快标准化建设是摆在当务之急。

  一流企业靠标准,标准就是话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0多万项,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但许多国家标准明显低于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的标准。而且由于我国的标准不统一,标准缺乏强制性,加上标准过低等等问题,从而出现了产品跨地区销售时,由于标准不一而被处罚的情况。例如:由于河南省辣条地方标准与湖北省的标准不一,湖北省食药监局认为包括卫龙、谢博士、小鹏食品、等品牌的多款“辣条”产品不符合湖北的地方标准而责令这些产品下架。因此,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谨慎评估后应尽快上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标准化不能只重数量更应该重质量,要让企业和社会都认识到“标准就是质量”,要让标准成为一种硬约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快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标准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为主原则,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努力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国家标准国际化”的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重点加强社会急需的农业、食品、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高新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坚持自主创新原则,提高中国的标准水平。希望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发布《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为契机,加大国家标准的制定,让更多的国家标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产品提高竞争力。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