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气人的还是大人

时间:2019-11-19 来源: 作者:

  光明网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河南禹州的李女士在一个多月内发现,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眼睛里不断冒出小纸片。家人带她多次到医院就诊,医生从她眼里取出的小纸片多达几十张。目前仍无法确定还有多少张纸片残留在眼睛里,但该女童视力严重下降。经调查,这些纸片是被三名同校男同学强行塞入眼睛中的。该校校长回应时,承认了此事,但称这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互联网上的视频细节,加剧了网民对该事件所产生的痛感:小女孩的哭号,从眼里取出的大大小小的纸片,以及校长那句原声,“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甚至可以说,校长回复是将整个事件提升好几个传播量级的关键因素,这种“息事宁人”的模糊是非观,迅速引发了舆论的整体愤怒。

  目前,当地也作出了回应:称经专家检查,涉事女童眼睛里已没有纸片和症状。在确定涉事女童眼睛没有异常情况的基础上,经几方协商一致,各自按照应当承担的责任签订了赔偿协议。针对此次事件将深刻吸取教训。同时,对磨街镇教育总支书记进行约谈,责令该校校长和该班班主任写出深刻检查,并全市通报。

  作出处理是应当的,但当地给通报取的标题——“关于禹州市磨街大涧学校意外事件调查处理结果”,还是招致了一些网民不满。“意外事件”,远不足以作为此事的定性,“校园欺凌”也好,“故意伤害”也好,符合行为定性、又有些刺目的话语,如何就遮遮掩掩地不肯说出来?

  从以往的案例看,事件的舆情常会发生一种偏转:从对施暴者本身的谴责,转向对本该主持正义者的失望、愤怒。新闻中校长的回复很有代表性,也是令观者非常熟悉的一种话语:降低校园欺凌的严肃性,事实上也是抹消危害性,从而试图减轻自身的责任压力。

  如果说,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欺凌带有一定的偶发性,其干预矫正的路径也是明确的,但大人、尤其是学校和相关部门不作为,则会增加事情解决的不确定性,引发更多的次生冲突,甚至将“少年的恶”成倍放大,带来更强的窒息感。这种不作为,造成个体、家庭的权益诉求,面对的是机制性的回避甚至压抑,产生的后续反应,可能比学生施暴更为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校园暴力,最后的矛头却指向大人,大人在校园欺凌中扮演的角色,比自身设想的更为关键。

  经由这么多案例,也该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反思:为何诸多涉事学校、单位,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总是近乎本能的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事实上,对待学校处理校园欺凌的评价,也该有细节上的重新明确,对具体事件需要有更为细致的处理意见。

  比如就以新闻源事件为例,校长的态度固然不对,但将校长和班主任一并处罚,其中诸多细节并不明确。班主任是知情不报,还是事件偶发、未曾接到举报,这其中大有区别。如果只是发生了“引发舆情”的校园欺凌,就一股脑将所有责任人严厉处罚,看似严厉,也可能产生负面导向:老师、学校、单位会极力回避校园欺凌的事实,将已发生的暴力行为轻描淡写,而非采取积极的事后反馈与干预。相反,应当明确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发生本身并不足以构成对当事老师、单位的处罚依据,关键是知情后的反应,应当有一种正向激励,鼓励“大人们”强有力的介入。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举国层面对校园欺凌的讨论。故事都发生在少年身上,但解决问题,还在于“少年身后的他们”。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