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书店不能舍本逐末

时间:2019-12-12 来源: 作者:
最近,高晓松的“晓书馆”开到南京,吸引不少文艺青年去打卡,一周内的预约都是满的。虽然“晓书馆”的定位是公益图书馆,但在不少读者心目中,大概它是和南京的先锋书店一样,都属于网红文学场所。最近,一个讨论吸引大家关注: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听起来很吓人,其实,这个灵魂之问是,你到底是去拍照、打卡、遛娃、买文创、喝咖啡……还是,去看书的?(11月22日《扬子晚报》)

  “晓书馆”吸引年轻人去打卡,更多的不是为了阅读,而是奔着高晓松的名头去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去“晓书馆”不是为了看书学习,而是去追星的。这显然颠覆着书店的定义和定位。虽然“晓书馆”人气爆棚,但是与阅读却没有多少关系。这也是当下很多网红书店吸引眼球的“套路”。

  在现实中,类似这样的网红书店屡见不鲜,它们大多有着这样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书店装修考究、布局美观,虽然有图书,但是却不是纯粹的阅读场所。因为书店内还提供各种娱乐和消费,进去的人们更多的是为了拍照、消费、聊天,很少有人认真地捧着书本阅读。书店俨然成为超市和商场,喧闹而无聊。

  照理说,这种多元化的经营也无可厚非,毕竟在网络阅读强势挤压下,实体书店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拓展业务、扩大经营,成为实体书店应对生存危机的自救之道。可是自救归自救,却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书店毕竟是以提供阅读为主,多元经营需要适可而止,一旦副业喧宾夺主变成主业,自救就变了味。

  很多网红书店就是这样,在创新经营、多元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忘却了初衷,忘记了书店的本来意义。书籍数量越来越少,阅读的空间被严重挤占,已经看不到书店的本来面目,也违背着书店的阅读功能,这显然是一种令人遗憾的发展。这样的书店表面看人来人往,实际上却缺乏深度,发展难以持久,往往沦为“一阵风”,徒有其表,徒有虚名。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想要发展,必须创新与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但是创新也需有度,掌握好发展平衡,拿捏好主业副业,保持书店的本质,这是基本的底线,也是书店的立身之本。失去了这一底线,书店就没有了“书”味,书店也就不再是书店。与其在书店的装修和表面上做文章,不如在提升内涵、提升服务上下功夫,这样网红书店才能红得持久。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