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法律援助创新惠民“多维度” 跑出利民“加速度”

时间:2020-12-29 来源: 作者:

  聊城市法律援助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困难群体撑起法律权益的保护伞,推动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为民便民利民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援助的关爱与温暖。


  

  //////////


图片


  打造法律援助“便利店”

便民服务“零障碍”
高标准建设法律援助服务大厅,按照科学化、集中化、便民化要求,整合法律援助资源,健全服务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服务需求。
优化大厅设置,提升服务效能。建成500平方米、临街、落地的聊城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集法律援助、律师服务、“12348”服务平台等功能于一体,便于寻找,更加亲民,充分发挥位置醒目、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等优势,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审查、咨询、受理、指派、结案、归档“一站式”服务,着力满足群众法律服务“一厅通办”需求。
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出台《聊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窗口便民服务标准》,组织开展岗位服务标准培训,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法律援助窗口设置A、B岗,推行标准化服务。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省文明法律援助中心”“聊城市A级事业单位”“聊城市反家庭暴力维权示范站”。
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深化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一次办好”改革,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申请人符合援助条件、申请材料齐全无误的,确保当天完成案件受理审查指派工作,多次得到上级好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
便民服务“零距离”
立足职能、科学谋划,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积极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和“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三线对接”惠民生。在全省首创12345政务热线、110警务热线和12348法务热线三线并线模式,将热线升级为政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分民忧的全新载体,使12345、110、12348相对独立且专业受理的群众热线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一线接入、三线转办”“统一受理、一口办理”。今年1至11月份,“12348”法务热线平均每天解答法律援助咨询120余人次,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法律援助的温暖,打造了法律援助金招牌。
“三遍访”?民心。结合聊城市开展的“三遍访”活动,俯下身、沉下心、接地气、听民声,把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手册、法律援助服务指南、法律援助明白纸制作成“法律援助大礼包”,送到群众手中;向群众仔细宣讲法律援助政策、申请的流程、法律援助的对象人群;对有法律需求的村民现场给予解答;注意收集民意诉求,特别是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项活动”顺民意。组织开展“向人民报告—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聊城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走近法律援助,体验公平正义”参观体验活动,全面展示法律援助职能,让群众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援助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工作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作用。
建起法律援助“朋友圈”
便民服务“零空白”
准确把握法律援助工作特点,根据重点人群不同的法律需求,精准化、精细化施策,确保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心系扶贫对象,助力精准扶贫。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扎实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放宽援助标准,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加大对低保、贫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对农村五保供养证、特困职工证等困难群众、精准扶贫人员免于经济审查,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实现“应援尽援”。
心系中小企业,助力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推出“不见面”服务,线下做好防疫措施,在疫情较为严重的2至4月份,实现了“平台有人、电话有线、网络不断”,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规避企业法律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
心系退役军人,助力服务保障。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联络站”,让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公共法律服务的基础上,再给予其一定的法律援助优待,凸显政府对退役军人的褒奖、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尊崇。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71/202012/57a8e9e8-f956-4bb2-9481-921c8aa76b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