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玮:“小案”里的成长密码
黄奕玮(左)与侦查人员沟通案情
从北京回到重庆,黄奕玮迅速还原工作状态。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就翻看日程,打开电脑,泡一杯咖啡,再搬出案卷……全国十佳公诉人这个重量级荣誉,仿佛和她并无交集。
在同事们眼中,黄奕玮是深藏不露的“考霸”。全院员额考试第一名,全市十佳公诉人竞赛第一名,全国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第六名……2012年,黄奕玮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进入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工作。不显山不露水的她,何以一路“惊艳”,站上全国公诉人的最高领奖台?
无罪辩护
八年来,黄奕玮办案800余件,绝大多数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案。但翻开一个个卷宗,浏览一份份审查报告,记者发现了她藏在这些小案中的成长密码。
“这是典型的无罪案件!”今年1月,一起交通肇事案移送审查起诉。棘手的是犯罪嫌疑人聘请的知名辩护律师一上来就出底牌——无罪辩护。
根据辩护意见书表述,犯罪嫌疑人赵仕军(化名)晚上驾车回家,途中与在机动车道边缘行走的男子相撞。回家后,赵仕军让妻子和朋友到现场看看,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
辩护律师意见很明确,被害人深夜走机动车道本身具有重大过错,犯罪嫌疑人赵仕军最多承担事故同等责任。而且,赵仕军离开现场时没意识到撞到了人,后又立即让妻子和朋友一道返回现场查看,事后赵仕军按照民警要求返回现场如实供述,因此不具备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也不属于逃逸情形,所以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诸多疑点
黄奕玮仔细审查案卷后,发现了诸多疑点——“驾车致人死亡会有较大撞击力,赵仕军为何能做到完全不理会并驾车驶离?”“既然驾车离去,为何又安排妻子和朋友一同到案发现场查看?”“事后赵仕军被民警要求回到现场,是否应认定为自首?”……
一连串的问号,在黄奕玮脑海中回旋。随后,她再次找到了赵仕军当晚驾驶的车辆,肇事车辆的状况让她心中产生了更大的疑团。
“左前引擎盖明显凹陷,左侧挡风玻璃呈蛛网状碎裂痕迹。”黄奕玮心里默默计算着,被害人身高1.7米,事发时处于直立行走状态,现场勘查和法医分析表明,被害人身体被向前撞离20余米,这种情况下,整个过程都应在轿车司机的视野范围内。
查证真相
黄奕玮还考虑到,或许当晚天气、灯光等因素,可能造成视线不佳。于是,她又来到案发现场,询问附近加油站员工。证实当晚没有下雨,路灯也没有故障,肇事车辆前大灯也正常开启。总之,没有任何影响赵仕军视线的因素。更值得一提的是,辩护律师提供的现场取证照片,或许是因为照相机镜头畸变的缘故,呈现的案发现场道路是一个弯道。但黄奕玮到案发现场,看到的是一条平坦的直路。
她还发现,对赵仕军酒精呼气测试显示,他当晚是酒驾。此外,在反复十多次回看民警执法记录仪后,黄奕玮如获至宝——原来,其妻子无意中说漏嘴,称赵仕军回到家后被“吓惨了”。“由此可见,其对撞人一事已有明确认知。”黄奕玮这下心里有底了。
全案证据重组后,真相浮出水面。当一系列铁证摆在面前,一直坚称无罪的赵仕军彻底乱了阵脚,最终认罪认罚并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希望能够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
最终,赵仕军因犯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被害人可谓命运多舛,父亲是精神病人,伯父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却在深夜加班后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黄奕玮坚决地说,“绝不能让一条生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逝去。”
一颗责任心,一颗求知心,是黄奕玮拼尽全力办好每一个小案的动力。而这些小案的成功办结,也带给她更多的职业获得感。
办案秘笈
“走进那个厂房,里面光线昏暗,生产车间一看就闲置了许久,汽配加工机器上落满了灰尘,用手一摸……”当年办案的这一幕,黄奕玮谈起时如返其境。
2017年,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波及包括沙坪坝区在内的重庆多个区县,许多老年人掏空了兜里的养老钱。
“对损失大量资金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追回损失。”黄奕玮发现,该案事实清楚,依法办理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如果仅起诉惩处涉案人,并不能帮助那些老人们挽回损失,总觉得问心有愧。
随后,黄奕玮与同事一道,反复讯问了该案众多犯罪嫌疑人,并对笔录提到的涉案地点逐一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根据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黄奕玮和同事找到了其利用非法集资款修建的汽配厂。
该厂虽然早已停止生产,但厂房、办公楼、设备、机器、原材料、存货以及各种车辆等保存完好,她立即要求警方对该处查封扣押。此举也成为该案后续追赃挽损的关键。
胸有成竹,离不开小案里的专注与沉淀。在黄奕玮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摞厚得塞不下的文件夹,里面除了分门别类的司法规范性文件,还有日积月累的“办案秘笈”——具体规定是什么,出自哪个司法解释或诉讼规则,她可以信手拈来。受其影响,曾经的助手何苗也渐渐养成了学习积累的习惯。
“小案有小案的门道,小案有小案的精彩。”黄奕玮用自身经历告诉年轻人,一个又一个小案,铺就了公诉人的成长之路。
(记者满宁 通讯员陈波 刘禾)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xjym/202012/t20201211_4886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