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也许,这就是水花的价值”

时间:2021-01-04 来源: 作者:

  

  民事检察不仅有法治的力量,还有人情的温度,可以零距离解决百姓的维权需求,他们的一声感谢,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以前是一名民事审判法官,2011年,我成为了一名开展民事诉讼监督的检察官。”采访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王莉时,她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聊起这些年工作岗位的变化。她坦言,虽然身份变了,办案思维、方法也变了,但用心去解决好每一起民事纠纷、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初心从未改变。“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与温暖,是我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

  多做一步,定分止争

  “民事检察工作解决的是纷繁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往往面对的是抱有最后希望的当事人。”交谈中,王莉告诉记者,做好这份工作,一定要沉得住气去精准研判,静得下心去和当事人深入沟通。

  2017年,王莉所在的办案组办理了一起一房多卖引发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案件并没有太多的法律难点,但关系到一套房屋和四方当事人,涉及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仲裁裁决等法律文书多达13份。“因为法院判决并未确定房屋归属,双方之间仍存在多起诉讼,多个法院正在审理的相关案件有9件,仲裁部门正在审理的案件有2件。”王莉介绍,办案组对案件依法审查后,发现该案不符合监督条件。结案不难,但考虑到纠纷已经历时8年,几方当事人都疲于诉讼的情况,简单结案似乎不是最好的选择。

  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当事人的诉求,让一套房屋引发的纠纷不再持续下去,让四方当事人都能回归平静的生活呢?王莉和助理张林泉决定尝试开展检察和解工作。

  当时,几方当事人因为多年的诉讼纠葛,矛盾深植,对检察官来说,要促成和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果然,王莉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双方诉求差距很大,和解很快陷入僵局。“我们重新对案件进行了研判,办案组把案件的争议焦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法理与情理的融合点全部梳理出来了,然后再继续做当事人工作。”

  经过二十余天与当事人的不断协调磋商,终于促成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双方解除合同,一方腾房,一方赔偿损失,涉案所有的诉讼仲裁均撤回。为了确保和解效果,检察机关还邀请了当时办理房屋买卖的居间方参与和解,使得合同解除更加规范,履行更加顺利。至此,8年的利益纠葛终于随着检察和解画上了句号。

  “就如‘多做一步、定分止争’的理念,有时候,结案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多做一步。”王莉说,伴随着和解这一刻的成就感,还有一份油然而生的作为民事检察官的自豪感。

  支持起诉,维权护弱

  支持起诉是民事检察部门的一项职能。关于支持起诉,仅民事诉讼法第15条有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予以实务操作。在法律没有明确、具体规定的情形下,如何在实务中开展好支持起诉工作,是摆在从事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检察官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8年,王莉所在的办案组办理了一批支持起诉案件。12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劳务报酬决定向法院起诉,并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在案件办理中,王莉和同事发现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务工时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这种情况下,申请人想向4名被告主张权利,但是手中证据只有上班工作日记、个人签字的考勤簿、短信记录等证据,难以确认实际雇主。”王莉介绍说,12名农民工第一次起诉,就因为被告主体错误而被法院驳回了,而仅凭现有证据查明基本事实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确认适格被告?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是否要谦抑行使?这些再次成为摆在王莉面前的难题。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支持起诉工作的顺利开展,海淀区检察院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以确认支持起诉的基本事实为限,开展适度的调查核实工作。最终,检察机关基本确认了欠薪事实和依据现有证据所能确认的雇主,依法支持了12名农民工的起诉。

  案件虽然支持起诉了,但是工作没有结束。当时正值年关,为了让12名农民工安心过年,王莉和同事们决定一边等待法院开庭,一边探索庭外和解工作。“通过沟通,我们发现他们担心诉讼对公司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于是以此为突破口做和解,促使他们达成了和解协议。”王莉说。

  “我们在北京打工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辛苦一年挣的钱拿不到手,在检察院的帮助下,欠薪单位和我们达成了和解,感谢检察官,我们要回了辛苦钱,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春节前夕,农民工们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

  据了解,这批案件的办理,也为海淀区检察院的“和解+”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提供了“和解+支持起诉”的实践样本。

  “通过办理这批案件,在法律的职责内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让我觉得,民事检察不仅有法治的力量,还有人情的温度,可以零距离解决百姓的维权需求,他们的一声感谢,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王莉说。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2019年,检察官潘度文与王莉联合办案组办理了一批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联合办案组在办案的过程中发现,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存在制度缺陷和监管漏洞。经过深入剖析该领域问题,检察机关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了5份检察建议,以确保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畅通、有效。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专门赴检察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座谈,并及时出台相关制度,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确保该机制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批案件的办理,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被评为北京市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优秀案件。

  王莉告诉记者,在办案中及时堵住制度漏洞、推动一项机制的完善,促成一些部门或领域的行为更加规范,是民事检察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在办案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更深入,多想想,如何通过办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说,自己办理的案件激起了一个小小的水花,水花荡漾开来形成了整个水面的涟漪,改变了这片水的风景。也许,这就是水花的价值。”

  (记者简洁)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xjym/202011/t20201125_487261.s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