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群众身边“小案”都当成“天大的案子”办好——多家媒体对张晓鹏事迹进行集中报道
“热火”是一位检察官的网名,熟悉他的人都说:“人如其名”,对事业满是热爱、热忱,待他人热诚、热心。
工作24年来,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办理的1700余起案件无一受质疑……他叫张晓鹏,是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原专职委员、第二检察部原主任。2022年11月11日,他因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
他燃尽生命,留下了指引前行的光、抚慰人心的暖、力量和希望。
张晓鹏在认真阅卷。
2023年6月21日,《河南日报》5版刊发《热火——追记巩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晓鹏》,《郑州日报》2版头条、《郑州晚报》6版、7版两个版面、郑州广播电视台、正观新闻、中原网等多家媒体分别报道了张晓鹏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热火
——追记巩义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官张晓鹏
“热火”是一位检察官的网名,熟悉他的人都说:“人如其名”,对事业满是热爱、热忱,待他人热诚、热心。
工作24年来,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办理的1700余起案件无一受质疑……他叫张晓鹏,是巩义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原专职委员、第二检察部原主任。2022年11月11日,他因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
他燃尽生命,留下了指引前行的光、抚慰人心的暖、力量和希望。
办好“小案子”回应“大关切”
张晓鹏的办公室在巩义市检察院九楼。这是一间南向小屋,仍保留着七个多月前的样子:两张办公桌、一排书架,桌上只有卷宗、文件和笔记本;书架上是一本本翻得卷边的法律条文书、典型案例书,有的书页折着角、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一张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摊开的工作笔记,上面记述着:“2022年11月9日周三阴转晴……下午去法院开庭”。
张晓鹏笔记本的最后一页。
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以人民检察官的身份出庭。
这是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食品安全涉及群众根本利益,他对食品安全类案件格外上心。”巩义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亚辉说,“2019年以来,他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提起公诉35案54人,所诉案件全部得到法院支持。”
“工作中应做到服务全局,讲政治讲担当……”张晓鹏在笔记本中这样写道。
工作笔记上的记述在2022年11月11日中午戛然而止。那天,他在研判一名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员是否应认定为公职人员,交代同事确定一起电诈案件的涉案金额。将每日工作记录下来,这样的习惯他保持了20多年。
1998年,20岁的张晓鹏考入巩义市检察院,先后在职务犯罪预防科、公诉科、侦查监督科、第二检察部工作。2021年年底,张晓鹏被任命为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巩义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辖区民营企业多、需要服务的经营主体多,涉及经济犯罪案件全部由张晓鹏所在部门办理,办案量居郑州检察机关前列。张晓鹏总说:“把我们手头的每一个小案子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就是服务大局。”
“晓鹏哥好像有加不完的班,干不完的活。有次他说:‘晓歌,我实在太累了,快坚持不住了’。”巩义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贺晓歌说,认识张晓鹏以来,这是他唯一一次说“累”。去年前10个月,张晓鹏办了123起案件,超出部门员额检察官办案平均数18个百分点。
“晓鹏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就像火一样坚定。他总把每一起群众身边的小案都当成‘天大的案子’来对待,办出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有机统一。”巩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黄德清说。
平凡的事情做出不凡成绩
2009年12月,巩义市人民法院,一起涉黑案件开庭审理,时年31岁的张晓鹏站在公诉台上,对面,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站了好几排。“接到卷宗时距开庭不到两个月时间,晓鹏没日没夜地看卷、梳理证据,查明19名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巩义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张三旺回忆道,“站在公诉台上的晓鹏,正气凛然,声音坚定有力。”
坚定有力的底气,来自他细致入微的作风。熟悉张晓鹏的人都知道,他厚厚的黑皮本是查阅案情的“百宝书”,开会讨论了哪些要点、有什么关键证据需要补充……从一页纸的最顶端写到最下方,从一二三到123,事无巨细。“他的笔记就像人一样‘顶天立地’、细致认真。”老同事张亚东评价。
眼里揉不得沙子、手上过不得差错。24年来,张晓鹏办理和参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700余件,没有一起冤错案件,没有因案件质量引发争议。
张晓鹏是带着心、奔着问题去办案的,这是巩义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方勇对他的评价。2021年年底,一起帮信案件开庭后,张晓鹏找到了方勇说:“这两年咱办了这么多帮信案,我有一些想法要和你沟通。”说着,他从包里拿出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十几个他总结的亟须协调的问题。方勇说:“他是有多热爱,才能把工作做得这样细致入微。”
“平凡的事情重复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专心做事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张晓鹏这样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
张晓鹏在认真工作。
“经过晓鹏手的案子根本不用太操心,他总能做得扎扎实实。”巩义市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小雨和张晓鹏是同学,平时会就一些法律问题探讨,有时候也会有分歧。“晓鹏常常‘寸步不让’,我有时候实在不想争辩就干脆挂了电话。但张晓鹏不一会儿又打过来了,说,‘小雨啊,这个问题还得再说说……’”张小雨说,“他在办案时,就像一团燃烧的火,充满了力量。”
总“自找麻烦”却不愿麻烦别人
越是苦的累的工作,他越是主动来干,这就是张晓鹏。
张晓鹏的老同事张朝伟和张晓鹏曾办理一起索贿案件,要抓捕的当事人在不同地方。“这是我们科主办的案件,我就让晓鹏先挑,他挑的全是最难、最远、条件最差的地区,那天中午,他拎着盒饭就上车了。”张朝伟说。
啃的是最硬的骨头、爬的是最陡的山头,他总喜欢这样“自找麻烦”。在他主办的葛某等20人涉农房地产领域贪渎犯罪窝串案中,承建商与村干部订立攻守同盟,他从一摞摞账本中找到承建商行贿记录,历经180多天的鏖战,终于撕开由村干部、开发商编织的犯罪网络。
“怕得罪人当不了检察官”“邪不压正,咱是正义的一方,怕啥?”张晓鹏掷地有声的鼓励,常萦绕在与他共事过的检察人耳畔,让他们直面困难。
“认识晓鹏这么多年,他从没有因为事情难办推托过,也没听说他因为私事麻烦别人,凡事一人扛在肩上。要是他能‘麻烦’我们一点,该多好啊。”巩义市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孙文静泪目了。
奉献是晓鹏一生的追求。无论什么时间、面对什么任务,他总是以集体为先,如同温暖的火,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
张晓鹏看望贫困户。
巩义市夹津口镇王沟村,一到瓜果飘香的季节,村里年近七旬、老年丧子的脱贫户李八章便盼着张晓鹏到来。
张晓鹏也常常不打招呼就进山来了——
“老李叔,咱家园子离水远,你等着我凑点资金,把水管子接上。”
“老李叔,恁家石榴好,我买个十来箱给大伙儿分分。”
“老李叔,孙儿上学了,这钱你拿着。”
李八章多希望再听到这位帮扶干部唤自己一声“老李叔”啊,而墙壁上的脱贫户明白卡上,张晓鹏的名字已经去掉了。“晓鹏,好党员、好干部啊!”老人喃喃地说。
“晓鹏是个好人”“他对人好,心里装的都是别人”“晓鹏人好,善良”……所有人都以一个“好”字来评价他,就算对涉案当事人,他也总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某镇城建所所长张某涉嫌受贿,张晓鹏在审问时发现他坐立不安,后来得知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张晓鹏自费买来药物为他涂抹,张某百感交集,“扑通”跪倒、声泪俱下:“家人都没有这样细心照顾过我,你却不嫌脏、不嫌累。是我脑子糊涂犯了错,我主动交代……”
“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惠民之心,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处理案件都要想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写在学习笔记中的这段话,张晓鹏做到了。
张晓鹏的家在巩义市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面对来访的记者,妻子李雅嫚未语泪先流。
“晓鹏特别孝顺,为了照顾母亲自学打肌肉针……”
“他爱家庭、爱孩子,我颈椎不好,他给我定做枕头,我们的最后一个结婚纪念日,他买串珠制作成手链送给我……”
坐在阳台的小桌旁,李雅嫚轻声讲述着和丈夫的点滴。曾经无数个夜晚,她的爱人就是在这张小桌旁,开着一盏灯,读书、写笔记。可这样的情景,她再也见不到了。
“说好了不哭泣,挥手时已无语;眼眶再也挡不住心痛的泪滴,把你的模样锁进我的记忆,何日重逢终无期……”这首《别知己》是张晓鹏的微信铃声。如今,一些好友还忍不住拨打一通永远无法接起的电话,在这样的旋律中泪流满面。
张晓鹏如同一团火,赤诚而毫无保留:光,驱散阴影照亮前路;热,全部奉献给了党的检察事业。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团热火,熊熊燃烧着,永不熄灭……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2/2023-06/22/content_126662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