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司法救助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通讯员 蔡宣)“经筛查比对,陈某某、张某某符合刑事司法救助条件、需向贵单位了解核实两名被害人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近日,蔡甸区检察院通过数字检察监督模型获取刑事司法救助线索后,迅速向当地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及时帮助因案致困群众解决生活上面临的急迫困难,做到应救尽救,应救急救。
前期,该院第五检察部将从区乡村振兴局获取的近年来全区相关人员信息数据导入司法救助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运行模型将办案系统内数据与导入的外部数据进行碰撞,筛选出可能需要救助的刑事被害人线索。第五检察部在对推送的线索进行研判时,发现两起刑事案件被害人未获得赔偿,同时被害人陈某某、张某某其家庭原系贫困户,经调阅案卷材料,核实到两人家庭生活困难,属于区域救助重点对象类别。经与区乡村振兴局、当地村委会沟通及实地调查核实,最终确定陈某某、张某某2名当事人的家庭属脱贫不稳定户,满足刑事司法救助条件。其中,当事人陈某某为困难群众,其子二级肢体残疾,已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困难;另一名当事人张某某患有慢性肾衰竭等严重疾病,需长期透析治疗,且家中还有两名在校学生,经济负担重。
随后,蔡甸区检察院迅速对2名困难家庭开展刑事司法救助,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帮助准备申请材料。收到申请材料后,立即启动刑事司法救助程序,审查通过后,依照救助标准在十个工作日内将刑事司法救助金全部发放到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在开展刑事司法救助工作的基础上,该院还加快拓展与社会救助衔接的范围,及时向区乡村振兴局、村委会等有关单位及时反馈刑事司法救助情况,同步跟踪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等救助措施的落实情况,积极开展多元帮扶和联合救助工作,将刑事司法救助融入社会救助体系,构筑多渠道刑事司法救助格局。
蔡甸区检察院以数字检察建设为契机,应用检察监督模型进行刑事司法救助线索拓展,实现救助线索由人工摸排向“数字”筛选的转变,通过运用大数据全面筛查农村地区生活困难的刑事司法救助对象,及时开展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强化监督模型的应用,加强救助线索拓展、回访反馈等工作,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大局,落实为民办实事举措。
原文链接:http://www.hbjc.gov.cn/xxkjx/202308/t20230807_17844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