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检察院打造“一路碳寻”检察文化品牌
“碳”寻未来之路
——顺昌县检察院打造“一路碳寻”检察文化品牌
□周新 陈浩 陈少凤
千峰叠翠一色新,气清畅顺沁肺腑。聆听顺昌80.37%的呼吸吐纳,每一枝翠绿,都不会被辜负。森林生态银行,赋予这片盎然新含义,一元碳汇点绿成金。从灯火万家到山野林间,顺昌县检察院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驰而不息,将“检察+碳汇”烙刻进杉木的圈圈年轮,一路探寻检察故事中的精神内核,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检察文化在这里发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检察工作就是木之根、流之源,而检察文化就是强根固本的有效手段。
“一路碳寻”检察文化品牌是顺昌县检察院在生态资源保护和公益诉讼实践过程中,以打造“依法严惩、恢复司法、公益诉讼、诉源治理”“四位一体”生态和公益诉讼检察顺昌样本为主要思路,以护航党委政府“零碳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和公益诉讼检察文化品牌。
2020年3月,该院在办理吴某辉滥伐林木一案时,考虑到该案犯罪嫌疑人吴某辉滥伐的林木系其所购买山场上的林木,无补植复绿的基础条件,大胆提出认购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新模式。
认购碳汇能否替代“补植复绿”等传统生态修复方式?认购的碳汇量是多少,有没有相关标准?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可行性、可持续性?
“当时摆在眼前的问题有许多,我们等于是摸着石头过河。”顺昌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培昌告诉记者。
然而,这一切的未知数都随着“大胆探索,用心实践”这八个字慢慢“拨云见雾”。面对案件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顺昌县检察院通过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给出相对专业的意见建议,并在全体检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地过,一页页的审查。
最终,决定该案适用认购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新模式,引导吴某辉自愿认购了4万元碳汇量。顺昌法院鉴于其有自首、认罪认罚、购买碳汇等情节,依法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对被告人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该案作为全国首例被告人自愿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
“案件办结之后,我们总结经验做法,创造性地将‘生态检察’与‘林业碳汇’相结合,建立‘检察+碳汇’生态修复机制。”顺昌县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倪文峰介绍说,“我们引导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人,通过线上APP自愿认购顺昌本地贫困村(户)所拥有的林木碳汇量,并将这一情节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纳入量刑建议,在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同时,助力生态司法保护和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自2020年顺昌县检察院创建“检察+碳汇”机制,办理全国首例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以来,已引导45名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人购买约116万元、11600吨(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根据行业标准设定1元购买10kg的碳汇)的碳汇量。
这是一路探寻的检察文化精神,虽然曾经有过疑虑、有过忐忑、有过困难、但从未动摇。“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李培昌说。
也正是这一路探寻的检察文化精神,让顺昌县检察院从不断探索实践中获得了现代化发展的启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开新局、勇立潮头。
“生态检察+林业碳汇”作为顺昌检察的一张靓丽名片,不仅对周边光泽、邵武、建阳等地检察机关办理涉生态刑事案件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也吸引了江西、吉林等省的检察机关前来学习交流。
前两年,顺昌县检察院用生态账户的资金购买楠木苗,在洋口镇上凤村、狮峰山脚下套种60亩楠木,目前长势良好,达到了生态修复效果,还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如今,这里呈现出一幅绿色美景。而这不仅是一种承诺、一种激励,更是“一路碳寻”的一种传承。
光影掠山麓,清风漫竹林。守护,绿色是美丽顺昌的底色;远眺,蔚蓝是触手可及的远方。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3/shiyuzhili_1110/37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