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为矛盾纠纷化解开好法治“良方”

时间:2024-04-10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典型经验。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运用各类矛盾化解法律渠道的重要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各项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海新实践,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依法而治 搭建多元解纷平台

  依法,是预防矛盾纠纷的前置条件,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必要手段。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依法调解,就是要遵循法律原则和程序,依法解决纠纷,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彰显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李某和韩某某因为房屋漏水产生纠纷,社区调解员为尽快化解矛盾,联合网格员、社区民警及法律顾问进行调解,在向双方说明法律界定的赔偿事宜同时,也让双方自行了解了装修的市场行情。在从法律角度对这个事件进行细致分析后,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人民调解讲情理但更需注重法理。人民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以诉前调解全力做好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诉前,以进一步提升司法调解工作质效。

  为切实缩短解纷时长,对于一些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需要通过鉴定程序确定基础事实的案件,西宁市城西区法院大力推行诉前司法鉴定程序,将司法鉴定前移到诉前阶段,有效减少司法程序的空转,提高审判效率,同时帮助双方当事人在诉前合理预判其诉讼结果,促使双方当事人在诉前达成共识,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降低诉讼成本。

  诉前调解是人民法院排难解纷、止诉息争的有力方式,不仅有效节约司法资源,还能实现情、理、法相互融合,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当前,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的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确保专业性的问题得到专业化的调解,是趋势,也是需求。

  今年3月,青海省首批11家金融纠纷调解室设立,是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促进金融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的有力举措。金融纠纷调解室成立后,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投诉处理产生争议、无法协商一致时,便能在调解室就地转入调解程序,通过机构调解员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调解,快速高效实现矛盾纠纷在前端“一站式”化解。

  循法而行 树牢依法解纷意识

  法治是理性之治、长效之治、普遍之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派出所创新警务机制,建立一厅两室两队警务机制,打造“布谷鸟”调解室、“老乔警务室”,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排查、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组建“智嘎尔”义警队,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县城社区和牧区村社两套联防警务模式,实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展的本土化。

  

  一边是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的不满,另一边又是物业公司收取不上物业费的尴尬,住宅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到底该如何破解?西宁市城北区成立全省首家“睦邻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整合司法、建设、城管多部门职能合力,通过多部门联动共治,使党委领导、法院主推、多部门联动的物业管理多元解纷机制逐步形成,不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碎片治理转向集成治理、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治理、突击治理转向长效治理、单向治理转向多元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社会治理工作。

  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办事群众在大厅设立的信访、矛盾调解、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及综合治理等五个不同窗口或咨询或办理相关法律事项。2023年8月底,尖扎县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五大中心资源整合,入驻了政法、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实现群众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普法入心 营造遇事找法氛围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2023年3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在总寨镇谢家寨村村委会广场对两起案件举行公开听证会,经过充分讨论、评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拟不起诉决定,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面”的效果。此次搬到群众“家门口”的公开听证会,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法治宣传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要想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就需要让老百姓有地“找说法”。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政法机关与行业领域单位协同配合,建立“1+N”行政调解平台,构建多元多级、辐射全域的“大联动”体系,依法加强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劳动社保、房屋土地征收、金融领域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制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措施,设立诉调对接中心,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

  及时可靠的法律服务,是百姓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好帮手”。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优势资源,组建法律服务宣传团队,制定涉法涉诉纠纷解决方案,引导各族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以法治思维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用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法治“良方”,让每个人的安全感得到法治的护佑,让每一项合法权益得到正义的匡扶,百姓才能顺心满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5/2024-04/08/content_127220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