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智慧交管”守护路畅民安

时间:2024-04-17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面对市民群众从“有路走”到“路好走”的期盼,厦门交警以“数据赋能+科技创新”为抓手,深耕交通警务“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建设,为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自2023年全面贯彻启动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刘建设劳模工作室”通过省总工会验收,厦门交警被市公安局、市科技局联合评选为“科技兴警示范单位”,厦门“智慧交管”应用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算法融合,给红绿灯装上“大脑”

  路上车多缓行,若碰到绿灯无车空放、红灯积流等待那更是雪上加霜。怎么“破”?厦门交警给红绿灯装上了“大脑”—— 通过接入前端感知数据和算法赋能,红绿灯可以根据实时的交通流,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更加精细、灵活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有效降低绿灯空放、高峰路口溢流等现象。

  据了解,目前全市信号灯100%联网联控,交通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一张能“自动诊断、主动干预、动态控制、效果评价”的智能交通管控网。

  在“智能化”路径的探索上,厦门交警正在打造更加一体高效的警务科技运行生态。3月27日,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创新应用基地正式揭牌,交警“搭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唱戏”,交管“情指行”等5个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加快推动厦门公安智慧交管警务平台(一期)立项,组织专家对 12 项关键技术组织开展验证性测试;试点运用“高精地图+视频采集”技术,实现道路交通设施设备数字化、可视化管理……越来越多智能化手段的应用,为交管工作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武器”,为城市道路解压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大数据赋能,精准预判潜在风险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常遭受台风袭击和影响。厦门交警搭建的“交管情指行一体化平台”的“闻汛”恶劣天气应急处置模块,就在一次次的恶劣天气中立下大功,它能够精准预判易涝风险点,提前按需调度警力,执行最佳防灾避险预案,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对交通带来的破坏力。

  在“数字化”警务的构建上,厦门交警正着力推动数据赋能交通管理治理的全过程。一方面,健全交通情报汇聚研判机制及事故警情分级分类调度机制,建立以 7 个交警数字警务室为核心的交管最小合成作战单元,加强岛内外勤务调度,夯实大数据基座。另一方面,搭建“交通事故分析预警热力图系统”,推广应用“人车企风险画像制度”,推出“大货车盲区警示系统”,创新物联网运用。

  而在信息化手段升级方面,厦门交警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建设自助车管所、启用警用无人机、为民警配置 5G 执法记录仪、增设射视频一体化车辆识别设备、为民生服务行业电动自行车加装电子车牌,等等。大数据为更加精准化的交管治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多措并举,构建高水平科技人才梯队

  智慧交管,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保驾护航。厦门交警锚定专业化目标,多措并举构建高水平交通警务科技人才梯队,赋能科技兴警,助力交管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已经通过省总工会验收的“刘建设劳模工作室”是大数据智囊专家的代表,连同“林祥兴银发工作室”等创新载体,在提升警企共建、课题研究、服务基层、人才培养和比武竞赛等方面起到强有力的牵引作用。

  建模比武是练兵提升的重要抓手。在去年的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大数据建模比武中,支队 5个建模项目入围决赛,并获得单项前五名、团体第一名的佳绩,其中“面包车超员监测预警”“民擎直通车交通热点问题预警”两个模型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决赛,两名业务民警荣获 2023 年全国交警系统训练标兵。

  此外,厦门交警还通过对象遴选机制、人才培养、考核评定、反哺实战、定期提升“五步走”,打造上下贯通、反哺基层、良性循环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去年,8名民警在进行定向培养后返回原岗位,助力基层科技建设。(厦门市委政法委)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zhihuizhengfa_0412/417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