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工作现代化 解锁司法为民密码——“2023年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综述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审判工作现代化既是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023年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充分展现人民法院工作,本刊特推出“2023年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如我在诉”;审判管理;“有信必复”;“一张网”;条线指导;调查研究。对一年来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作一次全面梳理,展现人民法院的前行轨迹。同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期待通过记录与见证,推动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对人民法院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一系列新挑战正摆在人民法院面前,一次次理念和实践的探索革新正当其时。2023年7月13日,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幕式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法院该如何抓好落实?2023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从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用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处理好案件,更好更快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
让社会治理有效 守护人民平安
审判理念现代化千头万绪,唯有一纲举才能百目张。
加快推进审判理念现代化,一年来,人民法院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破产审判的本质是经济工作。”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力表示,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做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年来,贵州法院坚持着眼大局,充分挖掘企业运营能力、积极运用重整制度手段,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为服务保障“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护航民营企业发展,贡献了破产审判力量。
面对同类案件持续多发高发等问题,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们不能只守在自己家门口等案子,要推动工作往前端走。”河北省曲周县人民法院河南疃人民法庭庭长贾志冰对能动司法有自己的理解:“在法律底线内,尽其所能拓展服务空间,主动服务大局,践行司法为民。”为此,贾志冰带领全庭干警推动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基层治理同步前行。
案件数量的升和降,是社会治理的“晴雨表”。法官们普遍发现,坚持能动司法,诉讼量变少了。一张张地域“平安成绩单”一度被网友顶上热搜:2023年上半年,云南全省法院一审民事、行政新收案件211769件,同比下降8.7%;陕西榆林、安康两级法院收案数出现拐点,分别下降8.09%、3.87%;河北省廊坊市两级法院调解结案率一度达到近90%,实现距离北京最近但涉法涉诉信访最少的良好效果。
让公正效率可感 回应人民期盼
“有信必复”是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公平正义的第一触觉。
复信时效直接影响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效率的体验。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联合重庆电信使用了短信回复平台,直接将来信人联系方式导入复信系统,让来信人第一时间掌握信件办理情况。该系统上线后,除利用12368回复平台外,已对2755封群众来信实现了“秒回”。
“有信必复”只是措施,根本目的是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信必复”可以对法院工作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末端“售后服务”促进前端审判执行“生产环节”,进而避免“一案结而多案生”。
“双赢多赢共赢”意味着人民法院要跳出“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的窠臼,自觉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积极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犀地社区位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2017年,和平区人民法院受理该社区物业案件近400件。和平法院在该社区建立法官工作室,公开调解组织名录与典型案例,退休法官驻点并分享解纷心得,做实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与指导。如今,这里已成为“无讼”社区示范点。社区秩序持续稳定和谐,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司法究竟是干什么的?定分止争。人民群众到法院来不是走程序的,是希望通过公正裁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理念的变化就是工作效果和效率的变化。”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表示,要把“如我在诉”的意识真正落到实处,每一个审判环节都要做好“案结事了、服判息诉”的功课。
数字时代,要在做好大数据工作的基础上求实效。如何把现代科技手段与审判工作更紧密地融合起来,以“数字革命”驱动司法审判提质增效?要在打破数据壁垒上抓联动,尽快真正形成全国法院“一张网”。
怎样建好这张“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信平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一体化制度设计,地方法院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补充。
融合协同履职 赢得人民信赖
办案质效,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正与效率”的直观感受。
过去,各级法院普遍反映,提级管辖、再审提审的适用力度、裁判效果、制度效能仍有待提升。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相关配套机制不到位、条线指导未跟进。
2023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案件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提级管辖、再审提审工作机制,是在审判重心“下沉”的大背景下,解决哪些案件“向上走”及如何“向上走”的问题。这是事关法治统一、事关审判全局的更重责任。
一份专业法律文件的出台,需要经过大量调查和研讨。2023年3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召开会议,对抓实抓好主题教育中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作出部署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突出问题导向,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审判执行工作堵点难点制定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明确了院领导牵头调研的18个课题和各部门牵头调研的39个课题,并将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调研的9个课题纳入调查研究“大盘子”一体推进。2023年4—7月,最高人民法院调研地点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6个市(县),发放调查问卷11075份。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如何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要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以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重要抓手,调动队伍积极性、提升审判质量。
在江西,“院庭长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已成为共识。2023年9月14日,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的全省首份关于“阅核制”的正式法律文件——《关于院庭长履行案件“阅核”职责的试行办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试行办法可不简单。以“阅核制”为抓手、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是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锻造法院铁军,就要能办铁案。
湖南法院优化审判管理指标体系结构,坚持把质量指标作为首要评价标准。“努力让法院办案质效更高、司法资源投入更少、当事人感受更好。”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玉说。
不同条线、不同庭室的工作量如何评价?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福建法院坚持“一把尺子量长短”,制定“案件权重系数规则”,将不同案由、不同类型的案件折算为统一量化的“标准件”,解决条线之间、庭室之间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每一份文件、每一项制度、每一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积极回应“效率”这一人民期盼的坚守和付出。抓实“公正与效率”,人民法院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原文链接:https://www.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12/id/77306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