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邻里矛盾转变为互利共赢?《民法典》教你这样做!
甲、乙、丙三家的土地以品字形方式相邻。丙的住所位于村庄的北部,他日常进行农田作业和运输农田所需物资时,都会经过乙家田地旁边的一条田间小路。然而,由于丙和乙两家产生了矛盾,乙在得知丙计划建设大棚后,故意拉来一车砖头,并将其卸在田间小路上,导致丙无法顺利运输大棚建设物资,也无法正常下地劳作。
面对这一困境,丙选择将乙起诉至法院,要求乙移走砖头,恢复小路的通畅。法院审理后裁定,乙卸砖堵路的行为确实侵犯了丙的通行权利,这一权利在法律上被称为相邻权。相邻权指的是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允许他们为了合理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要求相邻方提供必要的便利或接受一定限制。
法院强调,在处理相邻关系时,各方应基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申请依法解决。最终,法院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将乙家卸在田边小路上的砖头移走,恢复了小路的通行。
在乙堵路期间,为了不误农时完成大棚建设,丙与甲协商,希望其运输车辆能直接从甲家的田地穿过,到达自家的田地。双方经过协商,丙同意支付1000元作为对甲家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补偿。甲接受了这一提议,双方签订了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丙获得了从甲家土地上通行的权利,以顺利完成大棚的建设。
这个协议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地役权的概念。地役权与相邻权虽然都与相邻不动产的关系有关,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相邻权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确保相邻不动产之间的基本使用关系,如通行、采光等。而地役权则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它的内容、范围和期限等都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
在这个案例中,丙家通过与甲家签订协议,获得了在甲家土地上通行的权利,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地役权关系。丙家所享有的利益是通过支付费用获得的通行权,而甲家则因为提供了便利而获得了相应的补偿。这种地役权关系的设立,既解决了丙家大棚建设的燃眉之急,又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的平等协商和互利共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相邻权和地役权在乡村土地关系中的实际运用。它们共同维护着相邻不动产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在处理相邻关系时,应充分尊重双方的权益,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问题,以实现共赢的局面。
维权内参【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招聘法制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1、010-53382908、010-5621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