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做好“五篇文章”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做好“统筹”文章。宣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法治元素纳入乡村建设体系,规定涉农领域立法、涉农行政执法、乡村法治宣传等11方面任务,确立“两步走”建设目标,明确全市法治乡村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即到2022年,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数量和质量双达标,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注重搭建平台,做好“建设”文章。推动“一乡一品 一村一韵”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法治文化公园(广场)乡村全覆盖,先后建成宪法、水法、组织法等农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188个,推动形成与城乡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补充的法治文化阵地集群。积极加强智慧普法阵地建设,建成以“宛陵普法”微信公众号为核心,7个县市区普法微信、864个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为补充的普法“微窗口”“微平台”,及时将“法治快餐”送到每个家庭,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日日学、月月评”,形成了微信、微博、网站“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全媒体”法治宣传格局。
三是推进“法律进乡村”,做好“宣传”文章。突出乡村普法重点人员、重点内容,围绕“美好生活·与法同行”主题,结合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活动,联合人社部门,结合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开展农民工维权法治宣传教育;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法德携手乡村行”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江淮普法行”,开展扫黑除恶法治皮影戏巡演及皖南大鼓法治好声音巡演;在元宵节等重点节日,开展“送法治文艺进乡村”活动;组织5867名“法律明白人”,785名“法治带头人”参与疫情防控、民法典宣传等法治主题活动。2020年,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560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理法律咨询1.2万次。
四是推广“七大调解法”,做好“总结”文章。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在全市推广自助式判例调解、自选式调解、个性化调解、民间协会调解、群众评议调解、网格员调解、专业性调解等“七大调解法”,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印发了《宣城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开展标准化调委会创建活动,推进“百姓说事点”,全市共命名标准化调委会560个、设立“百姓说事点”397个,2020年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8%。
五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做好“保障”文章。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项任务,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依托“12348中国法网”,提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调解、司法鉴定、仲裁、案例库、执法服务、法考服务等9大服务模块,创新开展“互联网+法律惠民”,探索宣城市分站点应用“电商式服务”模块共开通法律服务店铺204个,上架公共法律服务产品1155个。此外,依托“宣城司法行政在线”公众号,通过关注便可直通“办事大厅”办理所需法律服务。2020年,网上服务事项预约数共145项,均做到及时登记处理。
原文链接:http://sft.ah.gov.cn/zhzx/qmyfzs/5556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