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丨执源法官的“追薪”记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空气中都弥漫着焦躁的气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刚调任执源治理工作室的我,在这闷热的天气中应对新岗位的挑战,有跃跃欲试,也有忐忑不安。
“执源治理,究竟该如何精准发力?”对于执源治理这一概念从无所适从到勉强上手,我一直在摸索究竟。
困境:工友们的无助与期盼
7月下旬的一天,路过立案大厅,看见一群工友围在一起,为首的老大哥不停擦拭额头汗水,在身边工友的七嘴八舌中显得不知所措,焦急之情溢于言表。看到我,工友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将我围在中间,连忙拉着我说:“法官呀,您可得帮帮我们啊!”
原来,他们是为某园林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辛苦钱被老板拖欠,本想着念旧情自行讨要老板就能给付,结果每次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才选择走法律途径。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老板还是没有按期履行,这些工友便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可是来执行了,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流程,怎么办理。且在他们朴素的观念中,跟着老板时间长了那就是朋友,何况同村的,申请执行无疑就打破了这段交情。话语中能听出来,老大哥老大姐对能否拿到这笔钱也没有信心。我与同事稍加安抚后,指导他们先完成了立案程序。
案件:执源治理初步介入
案件立案后很快流转到执源治理工作室。我迅速查阅卷宗,分析案情。十人劳务费,共计两万余元,标的虽小但民生事大,从之前工友们的话语中,我听出虽然园林公司老板拖欠他们薪水,但在他们心中倒也不算是个坏人,或许园林公司的老板真有什么苦衷?这倒是与执源治理阶段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我拨通了园林公司老板杨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疲惫但很诚恳。我向他详细说明了情况,并约定了面谈的时间。
两天后,我来到了杨某工作的海州区某路段。见到杨某时,他正顶着烈日在绿化带边干活,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皮肤晒得黝黑,戴着遮阳帽,蹲在绿化带边不停挥动剪刀,汗流浃背,他的妻子也在身边,一样汗流浃背。
意外:被告的坦诚与困境
不同于其他的被告,杨某看到我们来了,没有逃避,反而有些释然。“法官,你们来了就好,我这心里一直堵得慌。”边说边擦去脸上的汗水。
简要释明他的情况后,案件的全貌逐渐清晰。
原来杨某并不是恶意欠薪,而是他名下的绿化工程公司也存在一些尚未到位的工程款,导致他资金周转不过来,他掏空腰包垫付了部分后,就再无计可施,于是面对这些老伙计的催讨,与手中现有工程的开展,一内一外夹得他难以喘息。说到动情处,这四十几岁的糙汉子抹起了眼泪,“我也对不住他们,跟着我干了这么多活,辛苦钱都拿不到。”思来想去,我核实了此笔债权的真实性后提议杨某在能力范围内想办法再支付一部分款项,好让工友们暂时吃个“定心丸”。杨某也愿意先付一万,其他的只要有能力就立刻履行。工友们得知这一情况,也愿意暂缓立案执行,给杨某一段时间解决资金的问题。
突破:执前督促与沟通
为了弄清事实,我们找到了杨某口中所说的拖欠工程款的甲方,一来再次确认下杨某口中的工程款真实性,二来也想确定一下杨某这笔工程款的到账时间。经调查甲方确有确一笔工程款尚未支付园林公司,我们与甲方做了谈话简明告知了杨某的现状,并且向其阐明了如若杨某被申请执行后甲方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督促其尽快支付。
随后,我主动添加了甲方工作人员的微信,从那天起,每一天都成为我们“追薪”的见证。
8月5日,“你好,这个款项现在什么进展?”8月7日,“税票说是已经开好了……”8月10日,“咱们这个款大概还要等多久?”……工作间隙,甲方的回复我迅速跟进,生怕错过任何进展。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成了甲方工作人员消息列表中的“常客”。不清楚的时候,电话沟通,怕耽误支付进度,我多次往返海州赣榆之间,每一次信息的确认,都离目标更近了一步。8月17日,甲方发来信息“款项是打到XX园林吧?”“是的!是的!”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杨某。
经过一个月的奔波,杨某拿到了来自甲方的钱。在收到工程款的当天,他没有丝毫迟延,立即召集了十位工人,亲手将拖欠的工资发放到了他们手中。一起金额不大,案情并不复杂的劳务纠纷就此执行完毕。
结尾:执源治理的分寸感
其实,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起“小案件”。但对杨某来说,是解决了无愧于心的大事;对十位工友来说,是辛勤汗水换来的安心,想起那天临走时,杨某指着路边的绿化带捎带自豪地对我说“法官你看,这些画画草草多旺盛,你别看它们长得乱,其实只需要我们动动剪刀给它修剪个方向,它们就能长得整齐。”这或许就是执前督促的定位,它不会像执行程序那么强烈,而是为当事人之间矛盾如何走向化解的出口提供了方向。
今年4月以来,我们院针对劳务费、抚养费、赡养费追索等“小标的 大民生”案件,更加注重人性化处理,与被申请人直接对话、教育、协商、疏导,对于难以一次性清偿债务的被申请人,适时展开执前和解工作,让其分期还款并先行给付部分案款,以缓解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促进双方在执行前化解矛盾。这起案件,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
在执行工作中,我们法官的任务远不止于“执行完毕”的那一刻。执行法官看似置身事外,却也常常感同身受,所以在进入执行程序前,用专业和智慧探索纠纷背后的关系,为申请人提供更多的救济途径,也为被申请人提供更缓和的解决方式,让法律焕发温度,为化解提供方向。
周末回家,熟悉的路上,三五个穿着背心的工人正弯腰修建绿化带,我不清楚其中是否有杨某和他的工友们,但我的脑海中浮现他们用毛巾擦汗的样子。
立秋后的温度降低了一些,路边的绿化带中,草木整齐,是修剪过的样子。
原文链接:http://www.jsfy.gov.cn/article/1007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