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质效
近年来,平顶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坚持对上积极争取支持、对下切实对接需求,对内不断整合资源、对外广泛动员力量,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循序渐进。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市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中,单独设立市法律援助中心,加挂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保障服务中心牌子,并将市司法保障服务中心、市监狱、市强戒所部分工作人员充实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各县(市、区)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所需的办公用房和建设资金,为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根基。在全面完成县级实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已建成148个乡镇(街道)工作站。同时,依托村(社区)建成282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8个乡镇(街道)工作站、282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二是坚持效能导向,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以公共法律服务目录、服务产品清单、服务质量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来信来访接待、解答咨询、受理申请、登记归档等工作制度,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公开制等制度;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以及服务标准等,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机制,实现以建制度促管理,以促管理提效能。同时,深化“一次办妥、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明确规定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实体平台办理;凡是能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核验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从而尽快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今年,市恒信公证处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推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公证业务联办模式,完成了“一窗受理”两业务整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此外,组织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和“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开展司法鉴定质量建设年活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企业宣传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大与市政府热线办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归并整合。利用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为群众送去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运用“鹰城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整合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提供微信在线法律服务,实现群众咨询“精准检索、定向推送、实时解答、即时评价”服务功能;运营“鹰城法律服务”抖音号,发动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鼓励全市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精湛的中青年律师录制法律知识教学系列小视频,拍摄普法系列小短剧等,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四是坚持人才导向,积极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选派司法行政在编人员、政府购买服务及邀请志愿者参与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优秀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及大学生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同时,组织开展全市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法律服务队伍执业能力水平;扎实开展全市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案件质量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采取“回头看”等方式督导整改,有效解决法律服务行业人员执业不够规范等问题,持续提升案件质量;开展法律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惩违纪违规行为,提升群众对法律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4/11-01/30808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