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丨驻村扶贫日记:村里四季
春日入村
2020年年初,我被派到赤峰市松山区板地营村驻村扶贫,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就入村开展工作。
村委黄书记带着我走访贫困户,他是老支书,很有威信,大家都叫他老黄,高高的个子,因肠胃有病所以脸色发暗。
一路上,他不断向我介绍,“村里主要经济作物就是豆角,还有杂粮杂豆等农作物,基本上都是靠天收。农户收入渠道单一,几乎没有小作坊、小厂房,农户搞养殖的也不多。村里有九户贫困户,大多因病致贫,有的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而处于贫与非贫的边缘;有躺在床上的植物人,每天靠着液体维持生命;有从小就患舞蹈症的中年女子,只能整日躺在炕上,手脚不停抖动;有患慢性疾病的老人,需要人时时照顾。这几户人家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虽医药有保障,但生活依旧拮据。
回来的路上,欲上厕所,老黄说,唯有村中间有一个公共厕所,只能来回走着去了。我不禁在想,要是家家户户都有厕所就好了,小厕所里也有大民生啊。
夏日豆角
盛夏,板地营村是附近有名的豆角产地,村里的农户共种有几百亩豆角,大多销往外地。
前些年,村里多种植谷子、黄豆、葵花等经济作物,没有特色,难成规模,种点豆角也大多是农户自己食用,但当地的气候、水分、土壤特别适合豆角生长,产量高、质量好。老黄一心想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里人致富,就带头种起了豆角。在他的带动下,豆角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豆角有四季豆、豇豆等种类,从种植到产出仅3个月的时间。
村委的志国,头脑活泛,就接过豆角收购和外销的担子。正值头茬豆角收获,不断有村民往来送豆角,堆放在村委会前面的院子里,称重、登记。今年的收成好,豆角就堆成了小山。“看到老百姓能拿到钱,咱这心里也舒坦。豆角零散卖不上价,集中起来,就能和外地来收购的人讨价还价。咱既然是村干部,就为百姓做点实事”,志国说。
夏日的傍晚,头茬豆角采摘的差不多了,人们就在村前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闲谈着;妇女们跳起广场舞,欢快的乐曲和动感的舞步中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一天晌午,天色阴沉,一场冰雹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豆角秧被冰雹打的东倒西歪,刚刚结荚的豆角被打的散落一地,有的只剩下孤零零的豆角架;几近结盘的葵花被打弯了腰,黄豆秧乱糟糟的匍匐在地上,就连腰杆挺拔的玉米秆也被打翻在地。
在医院治病的老黄提前出院,看到东倒西歪、一团乱麻的田地,一直念叨着,这可要颗粒无收呀。好在年初老黄就给这些种植户上了农作物保险,能挽回一部分损失。我们帮着老黄测量受灾面积,拍下灾后照片,玉米还能收获三成,黄豆、葵花几乎颗粒无收,村里主打的经济作物豆角的损失更大。
天灾在所难免,我们就建议老黄打好时间差,农户的收益就有所保障和提高。无非是提前和滞后,大地豆角都上市时,价格低还不易出售,搭建简易大棚或覆盖地膜,让豆角提前上市,既能提高价格、增加销量,又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就是将一部分豆角深加工,烘干成干豆角,易于保存,等到秋冬季上市,价格自然高很多,还能解决产量过剩的问题。
经过这场雹灾,老黄也下定了决心,就像当初种植豆角一样,自己先做起来,农户就会慢慢的加入进来。
秋色宜人
农户收入渠道单一,发展乡村小作坊、小型加工厂迫在眉睫。百姓意识到,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和老黄到农户家里去打探意向,做工作,然后帮忙找政策、跑手续。
当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的保险和补贴下来后,村里的榨油坊也开业了,新建的三间房子青砖红瓦,很是气派。油坊主人是位中年妇女,精明能干,引进先进的榨油设备,现榨现卖。
老黄说,今年受灾,葵花只能从外地购入。等明年葵花丰收,村民就将瓜子卖到榨油坊,无论量多量少都能销售出去,食用油还能得到优惠,可谓是互惠互利。
村里的酒厂也建了起来,大家帮忙联系设备、办理各种手续,酒厂很快就初具雏形。过一番讨论,决定给酒厂注册“醉仙坊”的商标,出酒后可向当地的超市、烟酒专卖店销售。
转眼深秋,在上级政策的扶持下,“厕所革命”也在村里展开了,计划安装便捷移动厕所,不锈钢架、彩钢板面,下部是塑料的密封桶。厕所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百姓也不用花一分钱。只要在自家合适的角落,挖上一个大小合适的土坑就能安装。
就是这样看的见的实惠,村民大多是观望的。有的觉得不实用,一年还得抽一次;有的认为还是用公厕好,啥也不用管。
这时候,老黄依然信心十足。在村委院里让施工人员组装起来。有村民到村委办事,临走时,大家总不忘说一句,上趟厕所体验体验。没过几天村民就纷纷来参观新厕所了,很快签订了安装合同,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干净清洁的厕所进入寻常百姓家。
冬日大雪
冬日的第一场雪,下得纷纷扬扬,乡村瞬间变得安静起来。雪后,我们和老黄到几户贫困户家中走访后,老黄又想起村民国龙家的那些羊来。
贫苦户国龙的妻子有病,没有劳动能力,三个孩子,有两个上学,一个还未到学龄,国龙的身体也不是太好。今年春末,在老黄的动员下,国龙用无息贷款买了几十只羊。
在正房侧面的羊圈里,国龙正忙着接生羊羔。他说已经接了五个冬羔,这是第六个,这个不太顺利。母羊躺在一堆干草上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小羊羔的后蹄先出来了,老黄知道这是产倒胎,难产的几率就更大了。老黄挽起袖子,在杂乱的地上蹲了下来,和国龙两人忙活起来。
羊羔产下来了,老黄长出了一口气。这些小羊羔可是国龙的希望,长大后,卖出去就能还上贷款,慢慢的羊也就会越来越多。这时不免说道:“再过几年,就要发羊财了”,国龙抹着双手,憨厚地笑着。
忙完后,大家把小羊羔包裹着带进屋里,放在地上,外面实在太冷。屋内火炉里的火苗欢快的跳跃着,孩子在火炕上玩耍,窗台上放着正在解冻的排骨。在充满寒意的冬天里,我感到了浓浓的暖意。
回到村委会侧面的住处,引燃炉火,窗上的冰花就慢慢消散了。这时老黄咯吱咯吱的踩着积雪进了屋,手里拎来两块自家做的豆腐和一块猪肉,说要露一手。手忙脚乱的在简陋的村委会食堂忙了起来,我们一边打下手,一边打趣道:“黄书记,给羊羔接生行,这做饭估计不擅长了吧”。老黄嘿嘿的笑着,“村里的老爷们没几个会做饭的,我这是现学现卖”。
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猪肉炖豆腐端上桌,负责酒厂的国刚手里拎着瓶酒来了。国刚说,“这可是酒厂的头锅酒,一定要尝尝,算是给酒厂剪个头彩,也得感谢大家出谋划策”。老黄笑着说到:“那是,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
黄书记念叨着入乡随俗,给每人斟满了一大杯酒。我们劝黄书记少喝一点,他身体一直不是太好,老黄爽朗的笑着,“大家搭伙一年了,辛辛苦苦的,这杯酒一定要喝”。我随着大家喝了一大口新酿的烧酒,辛辣中还有些回甘,像极了淳朴村庄里的一年四季。
我在想,有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有村里带头人的努力、有百姓的辛勤汗水就会有更美好的明天;有百姓奔向小康生活的决心和斗志,就有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那晚,我在火炕上睡熟了,梦里走进村边无尽的田野,身旁的豆角架站了起来,黄豆秧奋力地攀爬着,玉米穗在不停地招手,向日葵快乐地笑着。
原文链接:http://www.nm.jcy.gov.cn/jcwh/202101/t20210122_31116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