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磨砺 始得玉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想积淀才气、富有灵气,夯实根基、成就非凡,非要多经历一些风雨不可。
明代袁中道在《陈无异〈寄生篇〉序》中写道,“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山中景物经历风霜冰雪,别有一种胜韵高致、清雅古淡。梅花经历严寒冰冻,则以其脱俗的标格成为万卉之冠首。
多经历风雨,人也自有一番成熟卓越。袁中道由自然联想到人,“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炼,琢为美器。何者?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一个人多沾风霜冰雪之气,灵感才能逼临极致而通畅,智慧才能经历磨砺而萌发,从而深厚学识、展露风采,成就美器栋梁。
困厄,学问之资也。春风和煦难以磨炼人、锻造人,风霜冰雪则多能考验人、成就人。从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修成大学问家,在文章功业上有所作为的,无不像梅花一样,勇于接受风霜冰雪的考验。
明代大儒宋濂曾为《元史》“总裁官”,其功业文章卓绝一代。宋濂有如此学问,离不开他自小就经历的风霜冰雪。其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他在求学过程中,“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耐得住苦寒,经得起艰辛,锤炼了自我,终成一代名臣和学问家。
没有人能轻易成功。只有不怕辛苦、不畏风霜,始终如一、勇往直前,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史记·董仲舒传》记载,“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董仲舒一心为学,三年不窥园,最终成为一代思想家、儒学大家。《宋史·范仲淹传》讲道,范仲淹很有志气,学习过程中,“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正因为范仲淹能吃得如此之苦,故能文治武功兼备,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堪称楷模。像董仲舒、范仲淹这样的饱学之士、文章大家,其成才之道离不开风霜冰雪的砥砺。
老一辈革命家们,他们不仅开创了一番基业,而且写下了不少值得称道的诗篇。他们的壮美人生、绝美文字,也绝不是轻易而来的。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霜冰雪,不知遭遇了多少艰难困苦,不知闯过多少“雪山”“草地”,不知经过多少“娄山关”“腊子口”。正是这样多的磨难、淬炼和淘洗,让他们丰富了阅历、厚实了才学、获得了智慧。事实证明,如果不愿经受风吹雨打,就想打下一片天地,写下大块文章,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白居易有诗云: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诗句通俗,道理深刻:凡有志之人,多沾风霜冰雪之气,才能补充营养,增加钙质,涵养品性,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吃苦就是吃补,经历就是财富。俗话说,苦地方,险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每个人不怕风吹浪打,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勇于打硬仗、扛重任、攻难关,才能够长才干、壮筋骨。(桑林峰)
原文链接:http://www.sdjj.gov.cn/plzx/pljc/202103/t20210301_11644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