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载检察路不忘初心,她以庭审实质化守护法律信仰

时间:2021-03-02 来源: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在庭审现场,让强词诡辩的被告人沉默认罪;证据立体化,从细微之处抽丝剥茧;走上课堂,与学生交流碰撞出智慧火花……这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佘斌娜从业十七年的真实写照。

在推行庭审实质化的道路上,佘斌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她坚信,越来越规范、透明的庭审,能让法律的光照在每一位百姓身上。

庭审实质化的践行者:让痕迹物证开口说话

“我没有杀人!”一开庭,被告人就大声高喊这句话,全盘推翻了认罪口供。面对突如其来的翻供,坐在法庭公诉席上的佘斌娜没有自乱阵脚,沉着地提出公诉意见。

这是一起公开开庭审理的故意杀人案。饭店厨师深夜被杀,死前曾被人击打头部并纵火焚烧,现场既无监控也无目击证人,“杀人具体过程基本依靠被告人供述”。至今,佘斌娜依然清晰地记得案件细节。

这样一桩重大疑难案件,被告人当庭翻供更是让庭审难度陡然上升。如何化解难题?作为公诉人,佘斌娜早有准备。

“这个玻璃瓶就是被告人用于击打被害人头部的凶器,大家可以看见,瓶身还残留着血迹。”她当庭出示了自己准备好的玻璃瓶、打火机、鞋子等物品,用案发现场提取的物证打破庭审僵局。

同时,佘斌娜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通过严谨地提问,让鉴定人用专业的视角撕开了被告人的伪装。庭上,鉴定人沿着公诉人的提问路径,通过分析现场血迹的分布、数量以及被害人身上伤痕的位置、深浅、形态,还原出当晚其惨烈的死亡过程。“被害人死前显然遭遇了极大的痛苦,绝不是被告人有罪供述中所说的如此轻易、平和。”

一项项物证、一句句鉴定分析……面对这些,原本不停辩解的被告人终于陷入沉默。最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经死刑复核后,于2020年6月24日执行。

“白纸黑字的鉴定意见本属静态,通过公诉人和鉴定人的问答,变成了动态的作案现场重现,这就是让痕迹物证开口说话。”佘斌娜表示,庭审过程中出示的物证和鉴定人的分析为判决结果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撑。在她看来,正因为鉴定人还原了作案现场,重现被告人残忍的作案手段,才能让法官第一时间作出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

然而,在佘斌娜的记忆里,过去的庭审中很少会有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情况:“更多是出具书面材料,在法庭上宣读。”变化,从2016年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推行庭审实质化改革开始,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鉴定人、侦查人员、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例越来越多,佘斌娜和检察官们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案发现场,参加的庭前会议也明显增多。“开庭前,法官、公诉人、律师三方通过庭前会议共同明确案件疑难、焦点问题,庭审重点会更加明确。”

“在法庭上解决案件实质问题,不仅能提高审判效率,更能让庭审真正发挥定案的作用。”这些年来,从庭前证据调查到亲历性取证,从庭前会议到申请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佘斌娜将庭审实质化的理念融入经手的每一个案件。

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拼一块名为“真相”的拼图

田某清故意杀人案、广外女生被杀案……佘斌娜经手的案件,大多是社会关注度高、情节严重的重大案件。她所在的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又称重罪检察部门,办理的都是无期徒刑以上刑期的案件。“这对证据要求非常高,检察官办理案件必须十分严谨。”

正因如此,佘斌娜对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尤其看重:“毫无疑问,证据是办理案件的基础。”每次接手案件,她都会想尽所有办法寻找证据。在佘斌娜眼里,真相就像一幅拼图,多一个证据就能更多地还原事实。“但是,案发现场的证据会随着时间、地点、天气或人为等原因变化、流逝、灭失,想要集齐所有事实碎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永远会有距离,拼图之间总会存在缝隙。”

“这个无法填补的缝隙,往往是法官最关注的地方。”办案多年的佘斌娜逐渐意识到,想要在法庭上说服法官,检察官不仅要靠引导侦查和自行侦查努力填补拼图当中的缝隙,还要想方设法将填补好的拼图在庭上展示出来,让法官看得见、看得懂、看得进去。

怎么做?佘斌娜尝试让证据“动起来”。她按照不同的案件特点,找到手头证据的逻辑关系并合理排列组合,以多媒体示证的方式在法庭上展示。“我一边宣读证据,一边播放证据,法官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印象肯定会更加深刻。”与此同时,她会在示证中突出关键证据,有所侧重地展示证据链条,将实物证据带到庭审现场当庭展示。“可能有点像小时候大家爱看的香港律政剧,但这也确实是我们庭审实质化的前进方向。”

检察官的庭审驾驭能力也不容忽视。佘斌娜形容,此过程就是用法律逻辑、生活经验、精准语言穿针引线,补缀真相拼图的缝隙:“构建证据体系,将公诉方的内心确信在庭审中传导给法官,真正实现举证、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

这个改变带来的结果,是佘斌娜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每次重大疑难案件开庭前,她都要熬夜准备庭审示证方式和开庭策略。

“推行庭审实质化后,从个别疑难复杂案件来看,检察官的工作量大概是曾经的10倍。”

法律信仰的追求者:埋头办案、抬头思考

“虽然坐在课堂,但是脑子已经跟着她穿越到案发现场。”上完佘斌娜的《疑难案件补充侦查——以一起零口供命案为视角》实训课后,中山大学法律硕士班的一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评价。课堂上,学生跟随佘斌娜的思路抽丝剥茧,一步步寻找证据,中途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连看手机的人都没有,大家听得很入神。”

“除了埋头办案,也要抬头思考。”2018年开始,佘斌娜立足庭审实践,总结提炼办案多年的经验方法和心得体会,设计了多堂课程。比如,以田某清案为例设计的《让物证痕迹开口说话——鉴定人出庭之功效》的微课程,获得最高检中检网微课程评选的特等奖。带着这些精品课程,她走出检察院,给鉴定人员、侦查人员、学生带去了一堂堂精品课程。“教学相长,在这种互动、碰撞中,我也获益良多。”

但最让佘斌娜感到欣喜的,是学生的这番话:“这位女检察官满足了我对女性法律从业者的大多数想象——聪明、理性、独立而勇敢。”有学生因听过她的课、认识她而想成为检察官,这让佘斌娜更加真切地感觉到,自己从事的工作能真正解决问题、影响别人,给社会带来美好的改变。

经手1000多个案件后,佘斌娜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检察工作不仅仅要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还要让民众更加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因为大学时参加过辩论赛,佘斌娜毕业后唯一想报考的单位就是检察院,“当时就奔着检察院来的”。十七年来,她一直坚守在重罪检察部门,并在2020年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重罪人才库,多次荣获三等功、嘉奖。

时光荏苒,佘斌娜接受采访时才发现,自己的检察官之路已经走了这么长。一个接一个的案件,让她的时间早就不再以年月日划分,而是根据案件截止时间来计算。当初,那个辩论场上侃侃而谈的青涩少女,如今已成为庄严国徽下守护公平正义的人民检察官。

“我喜欢检察官这个职业。”眼里闪着光的佘斌娜如是说。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101/t20210128_1066928.htm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