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周冰清:一片冰心为家和
湛江市赤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二级法官周冰清从小就有一个“女侠梦”,梦里她仗剑走天涯,惩恶扬善。后来,她成为一名民事法官,常常面对
家长里短。“虽是家庭琐事纠纷,说大不大,但闹到法院了,说小也不小。”周冰清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因此在审判中坚持法与情相结合,躬身践行司法为民。近5年,她审结案件2260件,年均结案率达97%。
●无惧质疑用真心解“心虑”
“有时候难的不是办案,而是扭转当事人先入为主的印象。我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整个法官群体、法院在当事人心中的形象。”周冰清说。
5年前,因为公司漏买了18年的社保,老王和老板闹翻后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却被通知不予受理,到劳动局反映情况又被告知应走仲裁程序。不久后,公司终止经营,老王没了工作,他向法院提起诉讼后,便回了湖南老家务农。
“请问是老王吗?我想跟你核实一下案子的具体情况。”案子落到了周冰清手上,她仔细阅卷后发现不少问题,诉讼请求不明确、被告公司已被注销……于是她常常给老王打电话释明情况,建议他变更诉讼请求并追加公司投资人老罗为被告等。
“你别老打电话过来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老王对诉讼不抱希望,态度有些消极。面对热脸贴冷屁股,周冰清不厌其烦地想办法。她辗转要到老罗的联系方式,但老罗居住在香港,如果按照流程,至少要一年半载才能结案。为了帮助老王早日拿到这笔钱,周冰清决心做通老罗的思想工作。
老王曾当着全公司员工的面对老罗破口大骂,老罗对此耿耿于怀。周冰清常常在老罗下班后给他打电话,谈老王18年来对公司的贡献,谈这笔钱是老王下半辈子的依靠……一个星期后,老罗最终同意支付这笔钱。
远在湖南的老王怎么也没想到,起诉3个星期后,钱拿到了。他给周冰清打了通电话:“周法官,谢谢你!我以前对湛江法官有误解,没想到你们还会帮我一个外地人。”第二天,他向周冰清寄来了撤诉申请,以及一封感谢信。
●直面难题用匠心巧解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纠纷从来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为了在家事案件审理中架起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2018年5月,周冰清带领团队探索引入家事调查员制度,在湛江市赤坎区司法局等单位推荐人员中选任55名熟悉社情民意、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的家事调查员,委托他们对家事案件中的特定事项进行调查。
不久后的一起离婚案,家事调查员便派上了用场。当事人双方同意离婚,但都不愿抚养年仅10岁且身患残疾的儿子小余。“父母都在推卸责任,孩子是怎么想的呢?”周冰清决定委托家事调查员王阿姨去和小余聊聊。小余许久未与人谈心,和王阿姨一聊就是3个小时,倾诉了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周冰清将小余的心声转达给其父母,小余的妈妈流下愧疚的泪水,第二天便申请撤诉。
周冰清不满足于机械办案,常常在审判之余探索源头治理之道。2017年,针对冲动、任性离婚案件,周冰清提议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冷静建议书》,促使当事人冷静思考婚姻问题、妥善处理夫妻关系;2018年,周冰清与团队共同规范推行离婚财产申报制度,明确告知当事人不如实申报财产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积极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司法审判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冰清依然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她深信人民法官根植于人民,服务于千千万万个家庭……
(南方法治报)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101/t20210127_1066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