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 她们绽放时代芳华

时间:2021-03-09 来源: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时代群像中,脱贫攻坚一线女干部的身影格外动人。巾帼不让须眉,在辽宁政法战线中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她们,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悉心服务贫困群众,从点点滴滴办好各类惠民实事,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推出特别策划报道,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巾帼英豪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一本日记】她的选派日记里写满亲情

  巾帼档案:崔涛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二级警长、驻盖州市青石岭镇“第一副书记”

  百姓评价:跟法院选派来的女干部聊天,像跟自家闺女说话一样,不见外,亲!——盖州市青石岭镇三块石村村民王某珍

  51

  崔涛(前排左二)带领镇、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共同学习

  3月4日,崔涛的选派日记写得满满当当。

  上午,开换届选举动员会。午休,学习“学习强国”。下午,与在生活上有心结的选派干部谈心,紧跟着把3月份的党费收齐,抽空与镇党委书记侯旭东聊聊工作……普通一天,脚下沾泥,乐此不疲。

  2018年5月,崔涛被选派到盖州市青石岭镇,驻镇初始,各个村的党建工作亟待加强。经过近3年的努力,各个村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原有的两个薄弱涣散村也已摘帽。崔涛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青石岭镇13名驻镇、驻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被评为2020年度优秀驻镇干部。

  崔涛是镇里的“知心姐姐”,三句话能唠到心坎上,而最让记者感动的是她的日记,字里行间的点点滴滴,不仅有着田埂地头的酸甜苦辣,还有着家国情怀。

  ——2020年1月27日:“青石岭气温零下13摄氏度!中午,村民李某民看到我的卡点太冷,送来开水和方便面……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抗疫攻坚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2020年4月4日:“早上6点,参与清明防火工作……”

  青石岭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面脱贫。

  记者手记:3年时光,崔涛日记里的笔笔深情令记者不禁感慨万千:每一位选派干部的成就感均源自群众的幸福感,以崔涛为代表的营口政法女干部用行动践行了把百姓放在心坎上。

  【一份执着】她把爱都留给了村民

  巾帼档案:张文静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驻义县留龙沟镇副镇长

  百姓评价:张副镇长可是我们国家的好干部,是她带领我们走出了贫困,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义县留龙沟镇大齐沟村村民李某海

  52

  张文静(右)与技术人员研究豆角爬架

  “妈妈,妈妈,你啥时候回来?”义县留龙沟镇大齐沟村村民李某海清楚地听到电话那头稚嫩的声音,而张文静则把电话挂断,继续跟着李某海捆绑豆角爬架。“孩子给你打电话,你咋就给挂了呢?他那是想你啊!你这个妈妈不称职!”面对李某海的责备,张文静却说:“没关系,孩子有他爸爸,咱继续干活吧!”

  “前期村里筹划的果蔬种植等项目难以开展,是因为大家不了解项目,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刚入职的张文静就一心扑在了解决问题上,而那时候,她的儿子融融才1岁多。

  联系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作物种植领域的专业人员到留龙沟镇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决定尝试种植黄瓜、西红柿等果蔬;与两个行政村村书记商议在大齐沟村、曹家屯的大棚里先做试点,与村书记一起做老百姓工作;请锦州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传授种植技巧,并建立“答疑解惑”咨询平台……经过半年多的试点,老百姓发现,樱桃、火龙果、黄瓜、葡萄、西红柿在留龙沟长得又大又水灵,于是纷纷响应,开始种植。

  “因为要哺乳,刚开始每天都奔波在家和镇之间,孩子留在父母家,大部分时间是孩子没睡醒我就出发了,晚上到家孩子就睡了,后来索性就断奶了。”张文静说得很洒脱,但记者看出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亏欠。

  “不得不说,坚持带着村民发展产业,可多亏了咱张副镇长。”如今村民们都说,文静看着文气,但干起事业是真拼命、真认真。

  记者手记:记者问张文静“累吗?”张文静的回答是“累并快乐着”。因为在她的心中有一个梦想、一种信念,那就是带老百姓走出贫困,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这信念抵御了疲劳、给予了力量,减轻了无数个夜晚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

  【一份亲情】她让百姓脸上绽放笑容

  巾帼档案:杨楠开原市司法局城东司法所所长、调解委员会主任,开原市城东镇扶贫办副主任

  百姓评价:去年春节期间,我们城东村好几个农户大棚里种植的蒲公英(俗名婆婆丁)因疫情影响滞销严重,当时急得我嘴都起了泡,睡不着觉,多亏了杨主任!是杨主任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进行宣传,还带动身边的党员、同事等帮助销售,婆婆丁都供不应求了。——开原市城东镇城东村脱贫户张某国

  53

  王某生开心地向杨楠(右)介绍黄牛长势

  “我的老本行就是调解矛盾纠纷和精准扶贫,越是到关键吃劲儿的时候,我越要坚守、越要冲在一线……”3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楠如是说。

  2018年11月,杨楠兼任扶贫办副主任以来,全镇1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亲切地叫她“及时雨”。在她和镇、村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城东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

  城东镇开原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某生小时候右手落下残疾,不能做重活。杨楠在工作中了解到情况后,会同司法所和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王某生家中走访,鼓励他发展黄牛养殖业。“刚开始,我是真没信心啊,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但杨主任他们一直鼓励我,告诉我‘没有钱可以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没有技术可以找养殖专家免费学习,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赢’。”回忆起当初的情景,王某生热泪盈眶。如今,王某生家的黄牛养殖数量已经由最初4头发展到22头,规模不断扩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路。

  记者手记: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杨楠扎根一线,心系百姓,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她任劳任怨、不求回报,正像她所说的:“看到百姓脸上开心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起“带货”】她是村民心中的“最美网红”

  巾帼档案:王娇辽阳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驻灯塔市鸡冠山乡刘家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员

  百姓评价:感谢村里帮我们老两口盖了新的砖头房,再也不担心下雪压垮房顶,我可满意了!为了咱村人生活好起来,王娇书记还上网给咱村卖东西,她在咱眼里最美!——灯塔市鸡冠山乡刘家村村民关某珍

  54

  王娇为村里农产品直播带货

  灯塔市鸡冠山乡刘家村,青山环绕、风景宜人,要说哪里不好,一个字——穷,是挂名的省级贫困村。2018年5月,王娇被派到村里。一个山沟沟,一名女干部,村里人起初对由她带着大家脱贫将信将疑。

  刘家村只有耕地1004亩,山林却有8300亩,其中果园1200亩。王娇走遍全村,发现山里遍地是果树,林下更有多种野菜。这些特色物产,过去因为销路少,多数都烂在山上。她和村干部商量:“脱贫只靠土里刨食不行,我们这么多特产,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吃’。”

  王娇首先想到通过身边同事找销路,发动辽阳市司法局机关干部认养果树,村民形象地说给果树“挂个牌牌”。但机关干部每年认购的水果只有六七千斤,与全村每年近50万斤的产量相比杯水车薪。王娇也曾想过与市区鲜果超市合作,但原本就饱和的市场,再加上可选择供货来源又多,山沟沟里的刘家村并不占优势。

  2018年11月,她与同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李鑫等人,率先发起建设“第一书记扶贫电商平台——咱们的村里村外(辽农+)”,并在工具型软件平台成功上线。她上山为林果、山菜、野生果等20余个品种拍照2万余张作为电商平台配图,没想到平台一炮而红,刘家村的产品远销四川、上海等地。

  销路有了,村民种植积极性也就高了。为提升产品知名度,王娇到处搜集各地农产品展销会信息,多次前往外地投石问路。2019年大连东财农产品展览会上,“刘家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展台前人头攒动,绿色农产品被一扫而空。刘家村“第一书记”电商创业基地,成为辽阳驻村扶贫的响亮招牌。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为了打开销路,她心一横,自己变身“带货主播”,嗓子嘶哑了也顾不上。王娇说:“我的形象当不了网红,但是能帮乡亲们带货,我一定要自信!”

  记者手记:为了乡亲们走上小康路,王娇豁出去了!她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这是她的初心,也是她的承诺,王娇用柔弱的双肩担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任,彰显了扶贫路上的巾帼担当。

  【一段新路】她为百姓拓宽了“致富新路”

  巾帼档案:石宏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驻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东岔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百姓评价:检察院帮扶咱村的感人事儿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就说这条路吧,真的要好好感谢检察院的石主任,没有她来做工作,这条路也修不了这么宽呀!——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东岔村村民王某仁

  55

  石宏(左)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商议扶贫项目

  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东岔村地处偏僻山区,2015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贫困人口519人。2016年10月,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成立了驻东岔村扶贫工作队,石宏成为工作队的一员。从此,石宏常常放弃个人休息,办案、驻村两头儿跑。她和工作队的同事与村里共同研究脱贫对策、走访贫困户、帮助协调资金、申请政策、建项目,一忙活就是5年。

  一个个脱贫项目落实了,可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路面狭窄,影响了村民出行,也给村里生产作业带来影响。于是2020年,扶贫工作队决定帮助村里硬化村路。拓宽路基需要占用一户村民家的一部分承包地,当时这位村民就坐在自家的地头上,不让施工队施工。石宏听说后,立马头顶烈日步行两公里赶到现场进行调解,经过耐心解释,最终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使工程顺利实施。新的村路竣工了,这位村民也从中受益。她告诉记者:“我差点误了村里的好事,真得好好感谢检察院的石主任。”

  如今的东岔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成立经济作物合作社、建黑猪养殖基地、盖村委会办公楼、架桥修路、安装路灯、修文化广场,全村脱贫“摘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手记:在东岔村,记者听到的是村民们对石宏等检察院扶贫工作队队员们的赞扬和对检察院的感激之情。在去年冬季疫情防控期间,村里防控缺人手,石宏虽然是女同志,却义不容辞赶赴一线。冻透了,她就借来村里人的棉袄,贴着暖贴,继续坚持。她告诉记者,只要自己多出一分力,群众就能多受一分益。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39355.html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