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出森林消防“空地配合”之路
大年初一,紧急驰援涪陵森林火灾(资料图片)
空中“担架救援”训练 森林火灾猛如虎。为守护好重庆的绿水青山,重庆市应急局航空救援总队实行空地一体化管理、协同作战,调集航空救援力量对林火“斩首、砍腰、断尾”,同时指挥地面救援力量配合跟进,水泵接力、稳扎稳打,趟出一条森林消防空地配合之路。 3月10日早上10点,位于渝北区龙兴镇的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航空救援总队的队员们正在开展直升机空中巡护。 正值三月,一路春意盎然,但空中任务员却无心欣赏,他们必须打起精神,紧盯窗外,一旦发现沿途有疑似烟点、火点,要马上告知机长,进行盘旋侦查、喊话警示,确认为火情的,立即开展空中作业。没有发现任何情况的话,直升机也会在沿途打开高音喇叭播放森林防火宣传语,提醒市民注意火险。 “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在空中上班有‘三高’,即高强度、高风险和高负荷。”空中任务员刘槟珲笑着说。 航空救援总队是市应急局直属的专业救援力量,下设地面抢险救援支队和航空应急救援支队,365天、24小时应急值守,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能够遂行空中侦察勘测、空中指挥调度、空中消防灭火、空中紧急输送、空中搜寻救助、空中特殊吊载、空中应急通讯、跨区域航空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 空中力量“做大做强” 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山高坡陡、谷深林密、路窄水急,事故灾害风险隐患点多面广,为实现信息最快收集、力量最快到达、救援最快实施的目标,市政府高度重视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组建了重庆航空应急救援总队,满足全社会“多灾种大应急”航空应急救援需求。 历经8年发展,航空救援总队初步构建了“1+4+N”应急救援航空网络,即1个指挥中心,龙兴、万州、黔江、永川4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布局了N个临时起降点(目前已有320个),形成了以30公里为救援半径的应急救援航空网络。并且同西部战区健全了空域保障机制,完善了38条航线,积极打造“市域内1小时、成渝地区2小时航空应急救援圈”。 还整合优化了全市航空救援力量,关键时刻可以调动驻渝通航企业20架直升机参与救援,并采取“政企合作”方式,积极吸纳无人机救援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同有人机形成高低搭配、远近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合成的航空器体系。 大年初一16时,涪陵突发森林火灾,因火头位于悬崖中段,地面力量无法直接扑救,形势严峻。接到增援指令后,该总队立即出动贝尔412直升机飞赴火场,作业1小时51分钟,洒水5桶、约8吨,有效遏制了火势蔓延,为开辟隔离带争取了宝贵时间。 地面力量“百炼成钢” 航空救援总队所属地面抢险救援支队每年都要定期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在110余次森林航空消防任务当中“锻造精兵”,平时则驻防在缙云山脚下,突出抓好主城“肺叶”的森林火灾防治工作。每年防火紧要期,地面支队都会将关口前移,派出队员围绕缙云山脉开展“带装巡护”,在林区开展隐患排查、清理可燃物、记录可用水源等工作,为守护主城“肺叶”安全不遗余力。 仅2月3日至3月10日,地面抢险救援支队就开展“带装巡护”约1000公里、265人次,范围覆盖缙云山脉北碚段、沙坪坝段、璧山段和江津段,走访森林防火检查站(卡)点20余个,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劝阻吸烟游客14名,清理林区可燃物21处。 天上地下“无缝衔接” “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时,航空救援力量打火头、控火线,地面救援力量配合跟进、各个歼灭,空地力量实行统一指挥、通力协作。”刘槟珲说,空中力量担当“森林保护神”的同时也是地面人员的“生命守护神”。航空救援总队至今保持着“零伤亡”的记录。 2019年5月,航空应急救援支队从地面支队中选拔出10名“强将”,经正规培训合格后组建了空勤大队,空勤队员集观察员、索降灭火队员和安全员职责于一身,时刻做好索降直接灭火和火场营救人员的充分准备,空地配合达到了“1+1>2”的效果。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重庆的森林火灾扑救用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 面对“大应急、多灾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航空救援总队在森林航空消防主业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多灾种救援能力。去年7月28日,该总队派直升机运送专家和无人机飞抵武隆地质滑坡现场,“有人机+无人机”共同开展勘查任务。2020年8月14日,针对嘉陵江1号洪峰出动直升机开展空中巡查任务,巡查350公里。2020年8月19日,在冲锋舟实施救援未果的紧急情况下,该总队成功营救被洪水围困在江边的2名群众。 该总队总队长表示,该总队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进一步发挥好空地配合优势,锻造应急救援“尖刀力量”。 记者 张柳妞 |
原文链接:http://www.pacq.gov.cn/rdjj/2021/0313/10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