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源流 | 吾心信其可行 终有成功之日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有信心把事做成,就算像移山填海一样困难,终有一天也会成功;如果没有信心,即便像翻手掌、折树枝那样容易,想要实现也只会遥遥无期。
这段话出自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序言。《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1917年至1920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从思想层面、经济层面再到政治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在自序中,孙中山讲述了自己奔走国事三十余年,精诚无间、百折不回,“吾志所向,一往无前”,将毕生学识都放在了这本书中。孙中山始终坚信信心的力量,“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率领所有楚军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餐战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下令把渡河的船凿沉,把做饭的锅砸烂,表示有进无退、夺取胜利的信心。于是楚军大受鼓舞、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彻底打垮,两年后秦朝灭亡。此战令项羽名闻天下,以至于项羽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都不敢正眼看他。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国战败,勾践被夫差俘虏。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一雪前耻,率领“三千越甲”打败吴国,然后挟余威渡淮河北上,与诸侯会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有人将这两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编撰成一副几乎尽人皆知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信心和决心激励中砥砺前行。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起,包括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苦苦寻找真理,历史重任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斗中传递。直到我们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古老而伟大的中国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回顾来路,是为了不忘初心。正如一百年前,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发出的呐喊:“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愚公移山故事的广为流传,得益于毛泽东1945年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毛泽东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两座大山,共产党以愚公自比,表明了我们坚决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决心。
毛泽东不晚于1938年就开始讲愚公移山。当时,面对抗日相持状态,毛泽东担心刚加入抗战队伍的同志缺乏持久抗战的准备。于是,1938年12月1日和1939年1月28日,他两次在延安“抗大”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说“这条道理是中国古时一个老头儿发明的”,“现在我们就订一个条约: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毛泽东最后总结:“抗战一定要胜利,这是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怕任何艰苦困难要坚持着,不要半途而废。”
到了1945年召开党的七大,口头政治报告(4月24日)、结论(5月31日)和闭幕词(6月11日),毛泽东至少三次谈到愚公移山。闭幕词《愚公移山》,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并称为老三篇,收录于《毛泽东选集》,进入学生语文课本,家喻户晓。
愚公移山,跟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有着相似的悲壮和崇高,贯穿在其中的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一种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原文链接:http://www.bjsupervision.gov.cn/ywyl/202103/t20210319_7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