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让百姓在每个案件感到公平正义
和南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程明谈话,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即便是初见,也会一下子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份亲切感来自于她内心的真诚,这份真诚则让她始终保持对司法审判事业的热情,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作为法律尊严的维护者,她始终坚持廉洁办案、公正办案。在她看来,百姓事无小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官的责任和担当。
站在当事人角度想问题
2005年,程明进入南开法院,从书记员做起,2013年成为助审,2015年开始审理案件。2015年度结案164件,2016年度结案306件,2017年度结案258件。今年截至6月,已结案135件,结案数居全庭前列,且无一发回改判和信访。在这样的成绩面前,程明很低调。在她看来,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成绩,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分内事。
如果非要为自己的工作总结出一些经验,程明笑着说:“可能是我比较注重跟当事人沟通。庭审前,做好准备工作是第一步。对于知识层次不太高的农民工,很多法律条文要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释,直到他们听明白为止。”面对高学历的当事人,她又要换一个思路,“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有时存在偏差,还容易较真儿。”对于这样的当事人,程明更倾向于从逻辑方面为他们释法。但无论是对待哪种当事人,程明都会让自己尽量贴近当事人,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过好“名利关”
早上九点开庭是固定的,但什么时间结束,谁都说不好。程明的很多次午休就这样被耽误了,甚至顾不上吃午饭,她就要投入下午另一个案件的审理中。经常一天的庭审结束,书记员的手已经累得动不了了,程明的嗓子也哑了。
近年来,程明总是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严重时还会耳鸣、呕吐。她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颈椎病,因工作忙,一直没去检查。直到去年年底的一天,一大早正准备开庭的她突然晕倒在了办公桌前。送到医院后,医生确诊为后循环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
即便如此,程明也没有放下手里的案子,只是休息了几天,就重返了审判岗位。尽管医生多次建议程明休息,但她总会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坚持开庭,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法院加班书写判决。“现在偶尔还是会晕倒,不过休息一会儿就能好。”她之所以有这份坚持,是因为她不想因为自己降低团队的结案数量,影响全庭甚至全院的结案任务。2018年上半年,她的团队在结案数量及结案指标上在全庭名列前茅。
程明始终认为,法官要有一种淡泊的情怀,要过好权力关、名利关和人情关。在审理一起案件的过程中,当事人陈某求胜心切,下班时在法院门口“堵”住了程明,不由分说就将一大沓钱放到她手中,扭头就跑。程明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给了庭领导,由监察部门及时将钱退还。没想到,陈某次日竟然乘坐出租车尾随她,发现她的车窗未关,把钱扔进了她的车里。第二天,程明把陈某叫到法院,把钱拿出来交还给他,郑重地说:“我收了你的钱,对不起良心。你放心,我一定会秉公办理你的案件。”最后,经过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协调,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团队的力量
程明一直认为“一人技短,多人技长”,团队的力量至关重要。“我们庭有二十多人,非常团结。谁有难度大的案子,有拿不准的地方,大家就在一起讨论。这也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是程明总会提到的字眼儿。8年书记员的经历,让她得到了充分的历练。为什么师父在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进行追问?如何判断当事人说的话可信度有多高?怎么能最准确地找到假话中的漏洞?那8年中,每一次庭审都是程明的“实习课”,为如今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程明认为,“那是很珍贵的一段时光,可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今,程明也有了徒弟,“恪守本分”是她给徒弟赵贺营的“四字真言”,这既是在业务方面要求他兢兢业业,也是在品质方面要求他做到守住底线。从如何给当事人做工作,如何抓住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到撰写判决书时要注意的细节,程明都倾囊相授,就像当年她的师父指导她一样。“赵贺营有些内向,所以我经常让他敞开心扉,因为只有善于和当事人沟通,才能更好地工作。”她也很庆幸有这么个徒弟,“我的身体不好,他帮我分担了很多工作,进步很快。”
程明期待着徒弟出师的那一天。程明认为,“传帮带”不仅是知识、经验的传承,而且是工作态度、理念的发扬,这同样是作为法官的责任和担当。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rw/zfym/tjcaw-ihikcahf84420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