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配起来”更要“用起来”

时间:2019-10-22 来源: 作者:

  房清江

  据报道,日前北京市政协开展“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监督性视察活动。对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在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问题,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利用3年时间在重点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此前首批“AED智能急救站”已经入驻北京西站等地区。

  AED用以辅助急救,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急救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在公共场所普及AED的呼吁由来已久,一些城市的车站、地铁站、体育场馆等场所已经开始自发配置AED。

  尽管AED可以令急救事半功倍,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对AED的知晓率低,敢用、会用的更少。AED配了却用不了,面对再牛的“救命神器”也只能一筹莫展。所以,公共场所普及AED,“配起来”是手段,“用起来”才是目的。

  一方面,急救服务应当随AED在公共场所配置同步延伸,纳入到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网络中来,组建专业应急队伍,配设专业急救站点。同时,加快急救服务融入场所服务,将场所更多工作人员通过专门培训武装起来,成为兼职的急救人员,以提升医疗急救的能力。

  另一方面,推动急救服务向普通人群的延伸,加强急救技能的社会教育与普及,逐步让公共场所AED成为多数人能用的设备。只有更多的人会用AED,“救命神器”才有用武之地,使用者才敢于去救人,才能促进急救专业与互助立体层级的形成。所以,普及AED,提高市民整体急救能力还需久久为功。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