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育儿假”开了个好头

时间:2019-10-22 来源: 作者:

  郑宇飞

  “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近日,有地区首创“共同育儿假”,还鼓励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以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新闻引发广泛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双手赞成”“建议推广”。

  “共同育儿假”能收获一众好评,在于这一“政策红包”戳中了现实痛点。对于“初来乍到”的婴幼儿来说,父母的陪伴无疑是最好的成长礼物。但反观现实,陪伴已在不少家庭成为奢侈的事情,仅从“丧偶式育儿”“爸爸去哪儿了”等调侃就能体会到家长们的无奈。但为人父母者也有自己的无奈,身在职场又哪有那么多随心所欲?“共同育儿假”的设立,至少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让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关爱更易落地。

  相较于这10天假期,更值得讨论的,其实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推广意义。需要看到,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本“难念的经”。尤其在某些“压力山大”的特殊时期,如果能得到情感上的包容和现实中的关照,人们会倍感暖心。特别是着眼当前的社会结构和代际特征,让人对身为社会中流砥柱的“70后”“80后”有了更多理解。比如,年轻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养育两个孩子,这样的“组合”渐成常态,如何搭把手,帮助他们平衡生活和工作,其实是个社会问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提升,福利正在日臻完善。从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为妇女儿童提供“爱心车厢”等,到工作场景中设立多种假期、实行带薪加班……种种福利保障以人为本、动态调整,正是一种进步。

  当然,避免好福利、好制度沦为“画饼”,还需要更多方面的考量。此前,不乏省市出台了“陪产假”等规定,但由于多数仍停留在鼓励、倡导的层面,用人单位不松口,员工自然也就不敢请、休不了。由此来看,相关政策在照顾员工利益的同时,也要多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比如,科学计算休假成本,形成合理的社会分担机制,帮助用人单位减轻支出;奖励落实政策的单位,适当宣传典型,倡导良性的企业文化,等等。只有拿出更详实的衔接政策,福利才能最终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现阶段的中国,已经有条件更多关照人们的高阶需求。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的开始。期待更多暖心制度从提出走向落实再趋于完善,让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双重提升。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