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余思

时间:2019-10-24 来源: 作者: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问路,对方是否作答、作何回答,此事看似平常,却往往给人心理带来一定冲击,产生一些似不经意的联想。

  笔者前不久游览都江堰。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让后人受益,令人叹为观止。配套的景点布局,把游客从江边引向山上,返程时面临多条路径,如无导游引领,必须打开GPS导航,或向别人求教。犹豫片刻,我很谨慎地选择了后者——询问一位佩戴导游工作证、手持彩色小旗的女子:“这条路可以走向出口吗?”她看了我一眼,既不吭声,也不点头或摇头;我以为她没听清,重新问了她一遍,不料她皱着眉头,把脖子扭向一边,不仅拒绝回答,而且厌烦之情溢于脸上。我顿时感到无趣,甚至感到有些羞辱,继而茫然:我的求助如此简单,简单到只是点一下头或摇一下头而已——为什么这位导游如此冷漠?

  见我尴尬,一位游客提醒我:你应该去问你的导游。言下之意,我不是这位导游带团的游客,她也没有义务回答我的问题。

  作为一个自由行的散客,我很理解这名导游的权利义务观念,因为在她整日辛苦奔波的劳动报酬中,没有我一分钱的投入;我在这条旅游线上向她求助,事前双方没有任何要约与承诺,纯属给她增添额外负担,她对我的拒绝,于法于理似都无可争议。

  但是,法理上过得去的行为,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心安理得?这值得商榷。法理并不能规范生活的全部。很难设想,在一个正常和谐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除了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再也没有一点友爱相助的情感成分。否则,共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纯属多余;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善良之举均无必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越是讲求法治的社会,越是需要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法治的终极目标,正是引导人们在心理上向善、在行为上向好。

  言及于此,似有对特定职业者过于苛求之嫌。上述那位导游对待问路者的态度,或许与旅游景点的经营性质有关。既然你身在其中必须凭票,一切都是有偿的,那么,你在此场合要求别人为你无偿提供咨询,她不予理睬,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对于我的问路是热情回答还是置之不理,那位导游心中的意念无非两点:一是应不应该回答。就法理而言,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管它应不应该!二是值不值得回答。对于别人提出来的“额外”求助,她脑子里很快作出双方是否有利害关系的权衡,觉得如果作答,就与自己这一天的工作报酬毫无关系,就很不值,于是对别人的提问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其实,即便把“应不应该”放在一边,仅就“值不值得”而论,那位女导游的权衡与选择,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因为她的许多同行、她工作所在地的其他许多人,在面对别人求助、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路时,更有可能作出与她相反的选择,这正好反衬了她的职业道德水准,折射出她为人处事的综合素质。殊不知,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旅游景区而言,任何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它的环境因素,都是其所谓“软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来者对其印象的好坏、评价的高低,往往并不一定取决于那些“高大上”的对外宣传,而是由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所引起的。

  (作者系退休检察官)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