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花式”治堵让荣昌交通“活血通脉”
靶向施治抓硬件、重拳出击严执法、驰而不息强引导……今年以来,荣昌区以人民满意为导向,多措并举,助推交通秩序井然、文明出行成风——“花式”治堵让荣昌交通“活血通脉”。 国庆长假,荣昌城区和各景点游人如织。虽然人气爆棚,但以往长假中“拥堵长龙”的现象不见了,不少市民由衷地表示:“这个假期,荣昌比往年‘畅快’!” 聚焦“堵点”舒筋活络,围绕“出行”共树新风。荣昌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劝导有温度、执法有力度,让群众出行畅通无阻。 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我在区人民医院门诊部门口的临时停车点。”近日,市民李忠富仅一句话就和网约车司机对接了上车地点。这在以前,他需要反复和司机沟通,还要用“火眼金睛”在杂乱无章的车辆中确认车牌。 区人民医院地处宝城路和广场北路交叉口,紧邻城区交通“大动脉”,深受拥堵困扰。自“创文”工作推进以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会同区城市管理局,对该路段致堵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经过大数据分析和实地监测,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人多车杂,加之路口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交织所致。”该支队副支队长荣诚说。 找准“病灶”,还需对症下药。 相关部门立即着手对路口绿化隔离带进行退让,合理规划右转弯车道,使车辆通行效率提高20%以上。同时,增设3个临时停车位,实现车辆在固定地点即停即走。市民乘车再也不用大费周章,附近交通更加井然有序。 医院门口的交通改善,是荣昌区坚持靶向施治的成果之一。 截至目前,荣昌区在城区主要路段设置中央隔离栏3000多米,有效避免人车违法横穿马路;增设交通信号灯6处,实现主要路口全覆盖,缓解人车争道状况;在后西小学第二校区附近试点推行“自助式”信号装置,破解行人、车流不均衡问题…… 令市民倍感暖心的是,城区还有30余处花草簇拥的安全岛。 “等红灯时赏花看景,感觉特别温馨。”市民王静满意地说。在她看来,安全岛既保障安全又美观好看,是荣昌在科学“治堵”上紧盯“细微处”、下足“绣花功”的印证。 防堵下深功 执法强纠违 临近邦德太平洋广场的环岛,是许多市民到荣昌高新区板桥组团上班的必经之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总能看见两三名英姿飒爽的“渝警骁骑”执勤。 “一看到他们,心里就放心多了。”重庆尚上服饰有限公司职工谢思思说。以前,环岛附近不时因车辆发生“小剐蹭”导致拥堵,自从有了交巡警执勤,车辆循规蹈矩,再也没因事故堵过车。 “‘治堵’关键要在‘防’上发力。”荣诚介绍,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每天都会在上下班、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出动警力分组值守主要道路和学校等地,保障通行安全顺畅。 此外,该支队还安排专人,通过视频监控监测人车流量,运用大数据对行车状况进行分析,科学合理调整即将发生拥堵路段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极大缓解高峰时段道路拥堵状况。 随着“创文”工作的逐步深入,该区施重拳、出铁腕,常态化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累计惩处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车辆1万余台次,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群众齐参与 文明成常态 “电动车请走非机动车道,注意行车安全。”在城区许多路口,经常能见到手持小红旗指挥交通的“红马甲”身影。 从“喊破嗓子”引导,到交通秩序井然,志愿者张静成就感十足,她倍感欣慰地说:“只要久久为功,市民肯定能培养出良好的出行习惯。” “以前,我不懂道路中间实线、虚线的含义,骑电动车时随意变道。”昌州街道板桥社区居民陈增英坦言,自从街道机关干部上门走访宣传后,她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不仅及时申领电动车牌,还主动去驾校报名学习。 随着宣传引导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荣昌区不仅涌现出“上牌潮”,还掀起驾照考试“热”。据城区一驾校统计,近期报考摩托车驾驶证的人数比以往增加了50%以上。 久久为功抓引导、共治共享成常态。如今,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文明礼让随处可见、城区道路明显通畅……市民称赞道:“荣昌行动迅速、治堵有力,确保了出行安全、还路于民,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创文’,共同助力交通文明、营造畅通出行环境。” 通讯员 谭芙蓉 |
原文链接:http://www.pacq.gov.cn/rdjj/2021/1009/1098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