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明:最关心“千家万户人” 最操心“一亩三分地”
不是每一名警察都能破大案,轰轰烈烈。作为社区民警,在与群众日常交道中,我同样要对得起头上的警徽。”
——社区民警陈正明
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城厢派出所55岁老警察陈正明从警以来,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教导员、所长、治安大队长,一直到今年“脱下官帽”成为社区民警,陈正明最关心的是“千家万户人”,最操心的是辖区“一亩三分地”。
很执着,有想法,守底线,这是熟悉陈正明的人对他工作上的评价,也是他践行入警誓词,不敢忘却的初心。
放水?逗硬?
陈正明说:“我眼里揉不得沙子!”
在涪城区公安分局,陈正明是同事口中的“牛人”,一是工作业绩突出,二是遇到问题眼里“揉不得沙子”,脾气犟,非要较真。
担任治安大队长期间,陈正明“得罪”了某客运企业。那是一天下午,他和同事提着一个装了半桶水的绿色汽油桶在路上等客车。车来后,陈正明提桶就上,还故意将桶上印有“汽油”二字的一面朝向驾驶员,驾驶员只瞄了一眼,无动于衷,等到车辆亮起左转弯灯准备起步时,陈正明制止了驾驶员开车。
事后,陈正明将这一情况形成通报反馈给相关部门,该部门主要领导当即在通报上签批,措辞非常严厉,责令该客运企业立即开展集中清理整顿。
其实,在陈正明买汽油桶之前,也有人劝说陈正明不要“较真”:你作为一个大队长,还亲自提汽油桶去“考试”,何必那么逗硬,得罪人嘛!宣传单发了,安全课也给他们上了,即便出了事,你也说得脱,走得掉。但是,这番“说辞”当场就被陈正明顶了回去:发张单子讲堂课就算了?那这个治安大队长还当得轻松呢,我眼睛里就是揉不得沙子!
“牛脾气”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对于陈正明而言,这是一种褒奖,是对他排查隐患必须“一竿捅到底”的肯定。
他曾经为了检查油库的安全措施大半夜翻墙入内被误认为是小偷,也为了一个小小的消防栓没水而让业主单位挖地三尺修复管道。更有一次,他还被狗追。
一天晚上10时许,陈正明身着便衣来到一家重点单位,门卫在玩手机,陈正明大摇大摆走了进去,没人过问。里面黑灯瞎火,陈正明转了一圈准备离开时,一条狼狗冲了过来,汪汪大叫,还好跑得快,直到陈正明离开,门卫依然没有任何反应。第二天,陈正明将情况通报给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两名门卫被辞退,管理人员被追责。
放水还是逗硬,这是陈正明经常遇到的“选择题”。不过,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守旧?创新?
陈正明说:“墨守成规不是我的风格!”
2020年,有一个词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后浪”。如果按照年龄划分,陈正明自然站队“前浪”阵营。
但临近退休的陈正明依然有“后浪”的风范,探索创新的想法总在心里蠢蠢欲动,最终呈现在纸张上,落实在工作中。
今年5月,刚从治安大队长位置上退下来的陈正明回到了城厢派出所。每天早出晚归,媳妇儿早已见怪不怪。但是,半夜三更把自己关在书房,是在干嘛?
有一天,媳妇儿整理房间时在陈正明的书桌上看了几张纸,上面写着“小单元认领”的字样,这下她才明白:老陈又在为工作“备课”。
小单元认领,这是陈正明独创的警务微治理工作法:将反诈防扒宣传、观察治安重点人动态、小区隐患发现和督改、观察校园周边情况、登记出租房及居住人员等27项事项细列,激励广大群众和志愿者认领,协助警方推进平安绵阳建设。
不是纸上谈兵,小单元认领工作法成效明显。辖区一小区门卫张勇自愿认领了“观察治安重点人动态”这一项。一天下午,他给陈正明打电话:“陈警官,你快来看看,我们小区有两个小伙子经常半夜三更才回来,会不会有啥问题?”
陈正明带着同事赶到小区,敲开门,两人都在。屋内乌烟瘴气,到处摆放着杂物,墙角还有一个纸箱子。陈正明打开一看,有二十多部各种型号的手机,有的手机外壳一看就是女性专用。经盘问,两人交代了合伙盗窃手机的事实。
认领带来的“战果”屡见不鲜。如今,陈正明管辖的解放街社区参加小单元认领的志愿者逾百人,已见实效的占一半。
看见丈夫每天忙于工作。媳妇儿劝他:“你都一把年纪了,老老实实上班,好好生生休息,按以前的办法搞工作就行了嘛,不要这个想创新,那个想改变,翻来覆去折腾啥?”但是陈正明却不领情:“墨守成规不是我的风格,越到退休就越要做点事,要不然80岁过后,我给儿女留点啥?”
涪城区石塘镇地处城郊结合部,以前一直是治安管理“老大难”地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黄赌毒现象较为突出。
2017年,陈正明在担任治安大队长期间,首创“诚信治安红色指数”工作法,为该镇9个村居每户建立诚信账户,号召出租人在遵纪守法的同时,不为“黄赌毒、邪盗骗”提供场所,并针对每户人落实情况进行加分扣分,最终得出“红色指数”,直接与集体利益分配、政策福利、政治荣誉、政审推荐等多方面切身利益挂钩,极大促进了居民村民自我约束、主动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的干劲。
探索创新,攻坚克难,陈正明“摸”出了一套又一套的低成本、高质效、可复制、易推广的工作新模式,受到上级肯定和民警欢迎,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二等功,先后三次被市公安局表彰为“全市治安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公安部“全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题调研”三等奖,并入选公安部“全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家人才库”。
帮忙?拒绝?
陈正明说:“和谐警民关系也要分人分事!”
“陈警官,你又回派出所了啊?”、“陈哥,好久不见,走,到我干洗店上坐坐!”......陈正明只要在辖区走上一圈,一路上都有很多熟人和他打招呼。
“我争取让辖区每一个人都知道,有个姓陈的警察在他们身边。”这是陈正明“接地气”的工作手段。正因为如此,群众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除开警务上的问题可以找陈正明,他还经常干一些“不是警察该干的事”。
解放街一小区门卫张大爷今年70岁,在一次巡查走访中他向陈正明诉苦:小区没有专门物管,日常清扫等工作都是由自己完成,住户每个月分摊工资,约2000元。但是,其中一住户以各种理由搪塞,已经6、7年没有交钱。看见大爷拿出一摞皱皱巴巴的账单,陈正明有点心酸。离开后,这件事就被他放在心上。
帮人讨债,对陈正明来说还是头一次。大爷没有住户的电话,他就通过社区打听;几次到住户家里敲门,但都没有人在。于是,陈正明就委托小区几位熟人帮忙“盯着”。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电话响了:老陈,那家主人回来了。陈正明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碗来到小区,但是住户又走了,还好,听说警察在找自己,住户留下了电话。
电话交谈中陈正明得知,住户在平武做生意,之所以不交钱,是因为曾经和大爷因为停车的事情发生过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正明和住户聊了二十多分钟,最终住户表示:这几天处理完手里的事情后再约陈警官和大爷一起来谈。
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一定非要涉及警务,日常的柴米油盐更让人感动。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陈正明的关照,在他的“处事宝典”里,依然有“不和谐”三个字。
社区一茶楼有一台大型捕鱼机,陈正明带领民警进行了查扣。第二天,老板的电话来了,约陈正明吃饭,遭拒绝。第四天,又来电话约喝茶,再吃“闭门羹”。
见陈警官“请不动”,老板通过关系找到了陈正明的老同学来说情:“警察不是讲和谐警民关系嘛,以后还是等他继续搞,等你们要查的时候我就给他说收起来!”陈正明一听就有点生气了:“这种事情能和谐?你这是砸我的饭碗,让我丢警察的脸!”见陈正明如此态度,老同学再不吭声了。
挂掉电话,陈正明在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段话:和谐警民关系也要分人分事,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不法诉求拒之门外,这才是警察应该有的“和谐”。
原文链接:http://gat.sc.gov.cn/scgat/c103413/2020/12/16/c70e8fec301f4a88ae01751212ac728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