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公安应有之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时间:2022-11-16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理解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将面临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务必坚定不移把国家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本文结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立足新时代公安工作实际,就如何忠诚担当作为,抓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 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宏观论述和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属首次。3万多字的报告中“安全”出现91次,“国家安全”出现29次,足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公安机关肩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使命,必须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拥护“两个确立”,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一、认真研学、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并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务必准确把握内涵实质。

(一)认准“一个目标”。大会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要全面加强,这是宏观谋划的远景目标。就阶段性目标而言,未来五年要以更为巩固的国家安全和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将安全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安全。要坚持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更加科学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动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了解“五大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涵盖了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和国际安全5个方面,其中人民安全是宗旨、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是保障、促进国际安全是依托。“五大安全”在整体国家安全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与国家安全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既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又有不同的工作侧重,对于国家安全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三)统筹“四组关系”。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找到不同领域安全的内在联系,锚定总体目标任务,抓好各项工作间的统筹。尤其要统筹好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这“四组关系”。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持续建设和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制度化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组关系”是统一而非对立关系——外部安全是内部安全的前提,内部安全是外部安全的保障;国土安全促进国民安全,国民安全依赖国土安全;传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基础,非传统安全是传统安全的延伸;自身安全构成共同安全,共同安全促进自身安全。各种安全间存在内在的相互影响关系。

(四)把握“四个关键”。大会报告要求紧紧抓住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四个关键”,推动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是顶层设计;巩固提升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是关键环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是理念和重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战略支撑。大会报告从理念、制度、方法等多层面进行阐述和部署,指明了未来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方向,是党和国家抓安全稳定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增强敏锐、洞察大势,清醒认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现实之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对于我国而言,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来各领域的安全稳定风险交织叠加,必须洞察大势,清醒认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一)需要将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根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成就,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了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体系,完善了战略体系,健全了法律体系,建立了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解决了国家安全工作中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巩固和加强,有力强化了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系统性、总体性、全局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是确保国家安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有备之战,夺取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

(二)需要将坚持人民安全作为立场宗旨。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体现。我们党历来坚定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权益,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标志着由国家本位的传统安全观向人民本位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转变。维护人民安全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障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基础的安全问题。

(三)需要将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中心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我国而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风险相互交织,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的快速崛起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倍感压力,其在国际社会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以其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影响力极力对我进行遏制打压。中国之治让世界瞩目,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然而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思维从未衰减,其对我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剧渗透,放大局部矛盾做文章,对我实施颠覆渗透和滋扰破坏早已不是秘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伴随着社会关系调整,改革发展稳定存在诸多深层次的人民内部矛盾,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化解未能长治长效。我们既面临大国发展进程中的共性安全风险,又有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上的特殊安全风险;既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既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四)需要将锻造过硬队伍作为战略支撑。国家安全各项制度的高效落实必须依赖忠诚可靠、敢打善赢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持续加强干部政治建设,引导切实增强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擦亮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要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培养干部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推动全面落实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安全稳定形势,培养干部见微知著的过硬本领,持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综合能力。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论述和要求,全面掌握蕴含其中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用最新的国家安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勇立潮头、担当作为,积极探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务实之举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早在73年前,周恩来总理就对公安机关之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定义。新时代明确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尤其是以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各级公安机关当坚定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新时代公安应有之作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助推制度体系建设。一是提供决策参考。2015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颁布以国家安全法为首的一系列法律,进一步从战略上、制度上、法治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夯实了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规范了公民社会活动。但包含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法治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的国家安全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机关应当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过程中,全环节收集情报信息、做好工作调研,积极为完善工作制度提供决策参考,助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国家安全体系。二是抓好贯彻执行。已颁布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不仅对公民和法人的社会活动进行了规范,也直接或间接明确了公安机关权责。必须在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主体责任的同时,依法履行好法定职责,以高效的制度和法律执行让国家安全体系发挥应有效力。三是推动体系完善。在抓好国家安全制度、法律体系执行的同时,要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总目标,充分运用纪律的、制度的手段对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建立符合国家安全价值需求和新时代公安工作特色的行业制度体系,让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在公安机关得到细化完善。以公安之力积极推动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二)增强维护安全能力。一是增强敏锐意识。牢固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时刻将安全思维贯穿于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用安全眼光审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要聚焦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中的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这三个重点,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时刻保持高度的国家安全敏锐意识,增强抓安全稳定工作的针对性,提升维护安全稳定的实效性。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合理拓展安全工作外延,着眼整体国家安全大局,积极协助抓好其他领域安全。二是锻造专业队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国在网络、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博弈已展开,国家安全决胜的制高点不仅包括物理域、信息域、社会域,也包括心理域和认知域,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更强的技术支撑和更专业的人才支持。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既要整体提高全警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政保、网安、大数据、技侦、反恐等警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提升关键情报获取分析能力和落地查控阻截能力为关键,加大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既要铸牢防范的“盾”,也要塑造反击的“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三是构筑人民防线。要积极助推构筑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广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勇敢揭露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要发挥公安机关贴近基层、靠近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宣传,重点要加强反间防谍、反邪防邪、反恐防爆、反颠覆渗透等宣传,切实提升群众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甄别能力。要在走访基层、网络宣传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切实将国家安全宣传作为公安宣传重要内容常态抓好,切实提高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三)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一是调整管理防范重心。大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长期以来,公安在公共安全监管上往往在善后处置上倾注了大量精力,而在事故预警防范上相对显得措施不实不全,安全管理工作重心还没有真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移。要进一步增强整体安全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事前预防优于事后处置的理念,切实做细做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各项举措,才能从源头压降安全事故。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强化公安情报建设,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提高系统性防范政治安全风险能力。持续强化道路交通、民爆、消防、危化品、森林防火、食药品安全等传统领域的监管,大力开展“预防式执法”,以法律手段督促行业落实主体责任,以纪律手段推动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全链条堵塞安全风险。要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加强对网络数据安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寄递物流行业、民宿、网约车等新兴业态的有效监管措施,推动构建和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体系。三是建强应急处突体系。推动“110”“119”“120”指挥调度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公安、应急、医疗卫生等部门协调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深入推进公安“情指勤舆”改革,合理布建联勤警务站和扩增街面巡逻警力,加强街面“快反”“动中备”勤务运行,进一步提升街面突发应急事件的快反快处能力。在公安防爆处突等常规应急物资储备之外,加强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森林火情处置等应急物资储备,培训提升基层民警应急处置能力、救援能力和现场指挥调度能力,切实提高突发警情处置和灾害现场指挥效率。

(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一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基础牢、治安好的示范派出所作为引领。坚持矛盾不上交 平安不出事 服务不缺位的基础工作理念,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强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建设,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及时把安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深入推进“市域治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将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断血一体推进,通过常态化扫黑除恶动态清理影响社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依法严惩毒品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经济金融犯罪等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违法犯罪,构建打、防、宣一体的工作体系。持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增强平安建设力量,加强“凡人善举”典型事迹宣传报道,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是积极构建“秩序平衡”。积极助力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公安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尽全力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源头和初始阶段,防止内部矛盾因干预不及时而恶化,甚至叠加升级、被炒作利用,将风险向政治领域传导。坚持发挥好公安打、防、管、控、服各项职能职责,通过法律的硬度和人性的温度构建社会治理秩序平衡,充分掌握控制社会秩序的主动权,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 2022.10.16

2.不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刘箴 《湖南日报》 2022.10.28

3.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赵磊 《学习时报》 2022.11.07

  

   (古蔺县公安局胡宏基 朱维)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llqy/20221114/26706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