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圈养”不可取
□ 特约评论员 周葱
上学那会儿,一听到下课铃就兴奋,往往和要好的小伙伴一溜烟跑出去,说笑撒欢。用现在话说,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的“小确幸”,让读书生涯充满了美好回忆。
所以,现在听到“课间圈养”这个词挺吃惊。看了媒体报道才知道,它的含义是课间不让娃娃们出去,甚至都不让出声,安静呆在座位上,只有上厕所才能出去,还得先给老师请假。
这样也行?!课间让孩子们短暂放松一下,有利于继续学习,保持注意力。而让他们呆坐在教室里,这不仅太反孩子天性了,并且违反教育科学。
搞“课间圈养”的老师肯定做得不对,但他们其实是有苦衷的。近年来,若干有关校园安全的处理,或让学校和老师们心有余悸……媒体披露,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9起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91%发生在课间或放学期间,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从判决结果看,学校被判承担30%以上责任的占比50%,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另外,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校闹”频发让学校疲于招架,让教师无所适从,于是整体采取保守政策,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但不管怎么说,学校和老师都不能如此“一刀切”,直接剥夺了学生们课间玩耍的权利。如果以安全为由可以这样干,下一步是不是体育课、劳动课、实验课,以及户外体验都可以休矣?因为这些课也可能出现意外。搞“课间圈养”,实际上是以少数人的意外或错误来处罚全体学生,也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对大多数学生并不公平。
所以,不客气地讲,这学校老师完全就是图省事。实际上,有些学校就做了不少有益探索,据了解,长沙有的小学专门针对学生课间十分钟开发了地面游戏课程,有的在走廊上画上跳房子、打沙包的线,有的还督促不喜欢课间活动的小胖墩们加入“减重训练营”,在体育老师带领下开展跳绳、做仰卧起坐等运动……所有这些探索,老师们都为安全管理做了功课,学生们也乐于参与。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老师,只要尊重教育规律,为孩子长远着想,课间十分钟是可以做到安全与欢乐兼得的。
从社会管理讲,今后学校在安全问题上的责任权利应该进一步厘清,让学校更了解“可以做什么”。当然,还不能漏了家长这一环。为孩子健康成长计,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支持学校正常的活动,万一出了啥事要与学校理性沟通,让学校能够安心地把更好、更完整的教育带给孩子。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llqy/20231109/28063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