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近日已有多个孩子被骗
骗子利用
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
识骗能力较弱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
使未成年人上当受骗
不仅造成经济损失
更是对未成年人心理
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近日
我市已有多名未成年人被骗
请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日前,11岁的小柳在使用快手软件时收到一条私聊,对方称,自己是公安机关办案民警,小柳涉嫌伤害他人,需要向对方赔偿8万余元。小柳开始并未相信对方,但对方向小柳出示了伪造的"警官证",小柳出于害怕且识骗能力较差,相信了骗子。
首先,骗子先让小柳去拿一台家长使用的手机,找一个独立房间,使用自己手机上的快手软件和对方进行视频通话,称整个过程要保密,家长问起来就以各种理由搪塞,并恐吓小柳绝对不要挂掉视频通话。
之后,对方让小柳在保持视频通话的同时,将摄像头对准家长的手机的屏幕保持不动。(方便骗子能查看家长手机的屏幕)
而后,骗子指示小柳打开家长手机内的短信中的信息,浏览银行短信查看余额,接着指示小柳打开了支付宝,查看支付宝内绑有已知余额的银行卡。
最后,骗子指示小柳打开支付宝内的红包功能,以发红包的形式进行转账,共计被骗钱款26000余元。
骗术揭秘第一步:进行筛选,取得联系。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手机使用人信息,进而通过社交软件与被害人联系。
第二步:恐吓、威胁。骗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胆小的心理,自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用“拘留”“坐牢”“涉嫌违法犯罪”等用词进行恐吓、威胁,让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
第三步:目标指向家长的手机。骗子会询问未成年人身边是否有家长,并要求拿到家长手机。确保手机内有钱款后,让未成年人进行操作。
第四步:视频通话或远程操作。骗子会让未成年人使用一部手机开启视频通话,然后要求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或者在家长手机下载远程操作软件,远程控制家长手机。
家长必看多陪伴孩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定期给孩子普及防骗知识。
手机密码设置相对安全性高的支付密码,开通免密支付要谨慎。同时,要关注手机的账户余额。
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随意添加好友,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并及时报警。
附件:
原文链接:https://ga.tj.gov.cn/gaxc/aqffts/202403/t20240301_65501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