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工匠精神 坚守公平正义

时间:2024-04-20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医生“望闻问切”,在确定病情之后开出处方,诊治的是身体之病;法官调查、开庭,在查明事实之后作出判决,解决的是社会之疾。所以法官与医生的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需要的都是一颗匠心。——郝兴军

  “每一个案件都要全力以赴。案件无论大小,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对司法来说都是关乎公平正义的事。”11月10日,谈及参加工作29年来的感受和体会,龙安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郝兴军这样回答。

  在郝兴军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本厚厚的学习笔记本,那是他平时摘抄法律知识的笔记。他说,这是多年来自己养成的习惯,但凡他认为重要的法律知识点,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加深记忆和理解,在学习时,郝兴军总会在书籍上做标记,批注自己的意见。观察、思考、总结,工作中无论何事,他都会用这一“定式”探求案件的真相。

  “只有严格依法办案,才能不辜负群众的厚望。”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对于每一起案件,从收案开始,他就认真阅卷,制作阅卷笔录。看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规范,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是否存在矛盾,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争议焦点是什么,这都是他在开庭之前考虑的问题。

  “要尊重每一位当事人,给他们说话的权利,同时也可以从细枝末节中发现案件审理的要点。”郝兴军说。在审判当中,他坚持以庭审为中心,让当事人有证据出示在法庭,有事实摆在法庭,有道理讲在法庭。开庭时,他充分尊重每一位当事人,给每一位当事人充分发言的机会。开庭后,在保证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无误的同时,他会对判决书全文逐字逐句反复修改、仔细推敲,直到打造成形式规范、论理透彻、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精练易懂的标准判决书,方可“出品”。在他办理的一起案件中,两位村民因相邻的承包地边界确定和部分土地互换的使用问题产生了纠纷。郝兴军开庭后发现,当事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举证不充分,只从庭审上了解当事人的陈述和举证不能查清案件的事实。因此,他来到当事人所在的村子走访,专程找到曾经参与土地调整的老会计询问情况,认真翻看原始的清单。在详细了解土地划分情况后,郝兴军又到当事人的田地里查看,亲自拿卷尺测量、画图来记录数据,现场拍照、录像来确定土地的使用情况。这个案件判决以后,当事人十分满意,还给郝兴军送了一面写有“青天有鉴,司法为民”的锦旗。

  郝兴军性格耿直善良,乐于助人,善于“传帮带”。法院里的年轻法官、助理、书记员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他不管工作是否繁忙,总会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将“做事要有态度,勤奋比能力更重要”的工作态度传递给每一位年轻干警。

  以万千锤铸一器的执着,攻其技艺、臻于完美,用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真心消除当事人疑虑,用恒心坚守法官的职业道德,这是郝兴军办理每一起案件时的不懈追求。


原文链接:https://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720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