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社会治理新“枫”景

时间:2024-05-30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茂名高州市荔枝行业、龙眼行业纠纷调解中心揭牌成立;高州2024年以来成功化解并建档的调解案件达到3059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72%;根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nEO_IMG_p1-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社会治理新“枫”景 .jpg

  东岸镇司法所组织人员到兄弟祖屋纠纷现场进行调解。

  近年来,高州发挥基层法律人才优势,激活“N”项社会治理力量,推动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建设,凝聚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取得良好成效。

  nEO_IMG_p2-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社会治理新“枫”景 .jpg

  “感谢你们一起来帮忙调解,我们双方都赞成,纠纷终于得到解决。”今年3月,山美街道城东社区某小区业主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因所住小区业主与开发商及物业公司存在物管费纠纷,数次被物管公司停水,造成生活极其不便。业主与物业公司、开发商多次协商无果后,便立即来到社区求助。社区网格员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络山美司法所、社区法律顾问、业主、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进行调解。社区法律顾问耐心了解纠纷问题后,为双方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最终三方达成了一致意见,问题得到了解决。

  村(社区)法律顾问助力农民化解荔枝收购争议烦心事,法律明白人利用高州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号有效缓解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

  “有了更多渠道反映问题,烦心事有专人跟进,件件有回音,处处能落实。”这是不少市民对高州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的评价。

  什么是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

  据悉,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是建设“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高州以根子镇柏桥村为中心,以泗水镇、分界镇、新垌镇等为重要节点,充分调动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N”种社会治理力量,打造起覆盖城乡、服务群众,融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形成了一幅“法景相融、多元共治、高效解纷”的社会治理新枫景。

  “建设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是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以来,高州市司法局结合“一户一民法典”“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律师、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30多场次,并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品、相声、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节目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弘扬法治精神,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中,精心编排的普法小品“法典与生活”获得第三届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润人心”组银奖。

  自从建成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后,不少市民发现在公园里、社区里、学校里,法律条文、法治漫画等法治元素随处可见,群众走出家门不仅随时可感受到法治文化熏陶,更可以获取各种便利的法律服务途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圈内开花结果。

  nEO_IMG_p3-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社会治理新“枫”景 .jpg

  高州市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专场文艺晚会在根子镇柏桥村上演。

  nEO_IMG_p4-百里“民主法治文化圈”,社会治理新“枫”景 .jpg

  “亲兄弟都没情讲,他根本不讲理不认账,我为什么要顾及兄弟之间的情分!”东岸镇某村村民冯某新心情十分激动。

  原来,冯某新和冯某彩是亲兄弟,两年前兄弟之间就祖屋及宅基地分配问题曾经自行协商无果,后冯某彩的儿子到村委会反映。村委会干部层多次组织双方调解,达成了初步的意见。但因冯某彩不在家,未能签订协议,于是案件处于议而不决的阶段,随时有可能爆发更大矛盾。

  “这样的问题拖不得。”东岸镇司法所在受理案件后,充分发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优势,通过镇综治中心“吹哨”召集驻村干部、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干部以及九叔、老兵等“五老”调解员,集中精干力量开展调解。就该宗矛盾的焦点问题,调解员经过现场勘察、调解取证、解释法律等,找出症结。

  九叔、老兵等“五老”调解员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先后提出了三个不同的调解方案供冯某新与冯某彩参考。经过反复协调,分别从兄弟情、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解开其兄弟之间的心结。冯某新与冯某彩最终同意了调解员提出的方案,兄弟握手言和在协议书上签名结案,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天时间。

  “在这个案件中,村里的‘五老’调解员起到了地熟、人熟的关键作用。”一名村干部说。

  要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就必须发挥基层司法部门的“前哨”作用;要高效解决矛盾纠纷,就要联合“N”项社会治理力量。为此,高州推进“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凝聚合力,下沉到村居群众家门口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各基层司法所积极响应镇综治中心的“吹哨”,联合镇驻村干部、派出所干警、村委会干部、村(社区)法律顾问以及“五老”调解员等“N”项社会治理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成效是显著的。

  在根子镇旧田村,吴某与彭某两户吵了20年的宅基地纠纷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解,双方多次因土地使用发生争执,甚至影响到了村里的氛围和邻里关系,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心结”。

  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根子镇司法所随即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等进行调查。通过仔细查看土地使用文件,深入了解双方情感和需求,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慢慢化解双方的敌意。

  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会谈,双方终于同意了一个既公平又可行的解决方案。吴某与彭某同意重新划分宅基地界限,并互换了部分土地以消除争议。此外,双方也承诺将共同努力,维护邻里和谐,不再就此事引起争端。

  情、理、法并用,专业人员与人民调解员配合默契,让这件“陈年”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qmyfzs/content/post_44324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