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陇西县多措并举筑牢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开出矛盾纠纷“四药方” 施治平安建设“烦心病”
定西市陇西县多措并举筑牢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为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化解矛盾,完善三调联动,多调对接机制,形成功能互补、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为“平安陇西”“法治陇西”和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创新制度 厘清思路
建立纠纷调解工作“一条龙”
创新构建“1+6+N”,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健全完善了“预警发现+矛盾初调+分类调解”“一条龙”化解机制,全力构建和谐陇西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立足“治未病”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靠前预防、前移重心,全面推行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分析、研判制度机制。推行乡镇一月一排查,村(社区)半月一排查,小组一周一排查的常态化工作,有重点的加强元旦、春节、清明、春耕生产、两会、重大活动、重要节庆等时段的纠纷排查,立足排查发现的“点”,“个性案例+共性案例”的“线”,分析研判得出的“面”,共同构筑矛盾纠纷预警体系,让预警走在矛盾纠纷发生前。2020年排查矛盾纠纷7984次,预防矛盾纠纷1186起。
立足“治小病”推行民事纠纷“随手调”。只有基层和谐,才能社会安宁。陇西县积极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子,谋在远处,想在新处,狠抓工作落实,创新建立了民事纠纷“随手调”机制,便于人民调解员随时记录排查中发现的矛盾纠纷,使人民调解员可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街边巷口都可以从容、及时、规范地调解处理,随调、随记,实现了口头调解矛盾纠纷的随调处随记录,让工作接地气、增和气,推动人民调解工作重心向基层一线延伸,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即调处、遇到即化解”。2020年9月以来,全县共开展民事纠纷随手调238件,成功率99%。
立足“治重疾”完善多元参与分类化解机制。继续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凡是“随手调”未化解的,由乡镇村级调委会及时调处化解,仍化解不了的,建立以县调解中心为主导,统一调度全县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三对接”。
立足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三对接三分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民商事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等的联动工作机制平稳推进,让诉前、诉中调解,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更加通畅便捷。同时,整合乡村组和司法所资源,建立“四方联动”机制,乡村两级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管理办法(试行)》《陇西县民事纠纷随手调》等20多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多方沟通 多头参与
共同下好多调联动“一盘棋”
积极探索矛盾纠纷集中在哪,调解工作部署到哪的协调衔接思路,继续加强与信访、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沟通对接,矛盾纠纷分流、分类、分头“三分机制”逐步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格局逐步形成。
化矛盾于访中。为积极化解信访工作中的矛盾纠纷,会同县信访部门建立人民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协调解决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矛盾,2020年化解信访分流矛盾纠纷4件。
化纠纷与诉前。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县乡镇两级成立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协作联动、多元化调解、应急处置等机制,在县综治中心成立了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积极拓展访调、诉调、检调、警调等对接工作,建立了诉调、访调对接调解委员会,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与法院、信访、部门的“对接”联动机制,通过联动服务窗口,对适宜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解决调解渠道解决;加大涉法涉诉问题的调处力度。
排忧愁于事中。立足行业部门各类纠纷特点,创新探索建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与劳动仲裁等部门的联动机制,积极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等,形成了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为纽带,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多部门、多组织参与的多调联动工作格局。在乡镇同样建立了矛盾纠纷多调联动机制,疫情防控期间,建立了各乡镇由司法所牵头,党员干部带头,统筹各辖区内机关干部、律师、人民调解员、特邀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小组,积极组织和协调各辖区内的派出所、法庭和乡镇干部、社区民警、驻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纠纷信息员、治安巡逻员、楼栋长等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2020年,人民调解协议履行3868件,履行率99.9%。
突出效能 注重实际
严把“枫桥式”创建标准“一把尺”
制定了《关于开展“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创建和培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标准,建立了标准化的制度运行、规范管理、调解方式等目录,先后在柯寨、云田、巩昌等乡镇打造“枫桥式”司法所3个,让全县枫桥式司法所占比达到17.6%;培育创建了巩昌镇东城社区调委会、云田镇调委会等12个“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首阳镇首阳村调委会,让“枫桥式”调委会占达到4.8%;有12名人民调解员被县司法局确定为“枫桥式调解员”,为全县矛盾纠纷化解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制定印发了《陇西县人民调解办案补贴规定》,进一步充分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提升水平,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陇西建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广大人民调解员转变工作思路,增强工作主动性,变“矛盾上门找我调”为“我去出门调矛盾”,变被动调解、坐等调解为主动出击、出门调解,扩大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覆盖范围。
突出特色 注重品牌
全力构建点线面体“一张网”
继续把人民调解组织网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创新建立依托乡村调委会(个人调解室)的“点”,逐步形成矛盾纠纷小组的“线”,建成了“横向”的乡镇“人民政府+村调委会+派出所+驻村干部”四方联动机制和“纵向”“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组织机制的构成的“面”,形成了“分类调处+逐级化解+靠前部署+多元调解”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网。
调解组织繁而不简。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巩固乡镇、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县调解组织数目繁多但功能不简,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55个,其中乡镇人民调解组织17个,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22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2个,形成了纵向覆盖乡(镇)、村(居)、社(小组)三级、横向渗透相关领域、行业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县形成了以县调解中心为统领,以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以村、居、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个人、律师)和多部门、多组织参与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新时代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调解网络密而不繁。构建立体式组织网络,在巩固完善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和乡镇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难点、聚集点矛盾纠纷,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物业、信访、妇联、环保、自然资源、劳动仲裁、教育、消费、工会、民政部门积极协调指导建设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县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网密而不繁。注重县乡两级人民调解专家库建设,专家库成员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全面化。
调解工作疏而不漏。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员选聘工作,优先选聘熟悉社情民意、热心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乡贤名人等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累计1266人被聘任为人民调解员,确定民调小组1284个、纠纷信息员2438。不断加强调解人员技能培训,特别是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实战技能,人民调解人员调解技能、档案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020年,全县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摸矛盾纠纷线索2552件,调处矛盾纠纷3976件,其中邻里纠纷1779件,占44.7%,婚姻家庭纠纷634件,占15.9%,山林土地纠纷359件,占9.03%,调解成功3900件,办理司法确认31件,成功率98%;其中化解涉及疫情处置案件2起,贫困村矛盾纠纷1523起,有效防止矛盾纠纷转变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定西市陇西县司法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sft.gansu.gov.cn/Show/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