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纷丨矿山中的“枫”景守护者
蛟河市人民法院天岗人民法庭坐落在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天岗人民法庭致力于打造“无讼园区”法庭品牌,联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探索创新多元解纷机制,谱写良法善治新篇章。
多元联动,开辟解纷新路径
“我做生意就靠诚信,这辈子也没想过打官司,感谢法庭和政府帮我解决问题!”
老蔡是福建人,通过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来到天岗投资经营公司,公司建设初期,将基础建设承包给了某建筑公司,双方并没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每一项小工程结束后,老蔡都会给建筑公司打一张欠条,待全部工程结束后凭条付款。
工程结束后,老蔡与建筑公司因支付施工款的问题闹上了法庭。庭审过程中,老蔡认为建筑公司的材料报价偏高,且部分工程达不到双方约定的标准,不应支付剩余工程款;建筑公司认为施工标准没有问题,老蔡已经出具了欠条,就应该支付欠款。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愈演愈烈。
为了缓和局面,找到调解突破口,天岗法庭邀请了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分别对双方进行了劝导,了解双方对争议焦点的看法,并实地查看施工建筑,发现部分设施的建设确实不适用于本地的气候特点。
最终经过共同协商,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建筑公司对部分设施免费进行改造,老蔡当场支付了剩余工程款13万元,此次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此纠纷的化解得益于天岗法庭根据地域特殊性探索建立的“四个+”多元解纷机制中的“法庭+行政”解纷机制,除此之外还有“法庭+工会”、“法庭+支部”、“法庭+专家”解纷机制,今年以来,天岗法庭通过上述机制使园区内涉石材企业案件调解率大幅上升。
支部共建,打造治理新格局
金秋九月,本是石材产业繁忙的生产高峰期,但在吉林天岗石材产业联合会第一党支部会议室内,却因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而气氛紧张。售卖刀头的老刘与经营石材加工厂的老耿因货款支付问题争执不下,双方情绪激动,眼看冲突即将升级。
“咱俩合作多少年了,哪年不是年末一起给钱?就这点事你起诉我,我算是看透你了。”
“关键哪一年你也没给齐啊,光打条有啥用?”
双方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
关键时刻,天岗法庭与吉林蛟河石材产业联合会共同推行的“支部共建”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支部书记和办案人员迅速介入,耐心听取双方意见,深入了解纠纷根源。他们充分利用“法庭+支部”解纷机制,邀请双方进行调解,以双方多年的合作关系为立足点,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经过耐心劝导和调解,老刘最终同意老耿分三期偿还欠款,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承诺将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实现共赢。这场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石材产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支部共建机制的实施,为天岗镇石材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纷平台。天岗法庭聘请了石材产业联合会5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作为特邀调解员,并将受理的涉企纠纷根据纠纷发生地分流给各支部先行调解。同时,法庭不定期以支部活动的形式开展调解员培训与座谈,分享调解经验与近期案例,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与司法需求,共同探讨解纷方案有效提高调解效率。
深入宣传,绘制普法新“枫”尚
“多亏法官耐心调解,缓解了我的经营危机,工人的赔偿款已经分批给完了,今年我们周围的厂子全都给工人买工伤保险了,心里踏实多了。”
杨某贷款投资了一家小型石材加工厂,去年在经营过程中,其雇佣的工人在搬运石材时被砸伤,落下残疾,由于杨某没有为工人缴纳工伤保险,需要自己支付工人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几十万元的赔偿款让杨某倍感压力。为了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为了督促杨某积极履行义务,办案人对该案件进行了调解,最终达成了分期赔偿的调解协议。
随着园区管理规范化,石材产业日渐火热,中小型石材厂如雨后春笋般落户天岗,但由于工作安全风险较大,工人利益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在征得杨某的同意后,天岗法庭将该案件作为示范案例发布在商会会员微信群中,让每一个经营者都能认识到缴纳工伤保险是以“小成本”避免“大损失”的重要举措。此后法庭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发现园区内企业基本实现了保险“全覆盖”,不仅为务工人员的权益提供有效保障,也为用工企业降低了生产风险。
“震震采石声,点亮万家灯。”石材矿藏是自然的馈赠,维护石材产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期盼,天岗法庭将坚定“司法为民”初心,屹立在矿山中,做最坚定的“枫”景守护者。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321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