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办不成事”窗口可以再多些
长城新媒体评论员芦静
“查不到20多年前的缴费记录,就无法办理养老保险接续和转移,本来我都放弃了,没想到社保中心有个‘办不成事’窗口,竟然把这件看起来办不成的事办成了,这个‘办不成事’窗口真成事!”……近来有过办事经历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在北京、辽宁丹东、山西运城等地多个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
资料图。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梳理发现,与正常窗口相比,“办不成事”窗口主要是针对市民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所开辟的专门渠道。虽然受制于既有规则和窗口人员权限,来这个特殊窗口反映问题的群众并不是很多,但问题在精不在多,这个窗口受理的每一件事项,都是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是百姓眼中的“大事”。
有地“找说法”,有人帮到底……在“办不成事”窗口解决了心里“直犯嘀咕”的事,免去了跑来跑去、枉费周折,百姓的舒心自然而来。而以群众方便为要义,用一次次周到、细心、耐心的服务,换得更多百姓的安心和放心,也让我们看到,政务服务窗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资料图。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强调,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一些社保服务中心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不失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之举和攻坚之策。为群众办实事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而是需要落实见效,体现在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体现在为百姓排忧解难的韧性和耐心。
从实践来看,“疑难杂症”堪比顽症痼疾,要啃下这一块块尤其是有政策瓶颈的“硬骨头”,不仅需要特事特办,还有利于推动服务机制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所有窗口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大提升。而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点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赢得群众连连称赞的同时,也启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多费些心,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只有拿出“绣花”的功夫,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才能切切实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4/07/0300866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