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直通车”,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苏润
“诉源治理直通车”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司法供给为手段,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普惠式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西城家园”手机APP、诉源治理工作站、巡回法官队伍“线网站巡”四个载体,对接社区、直连群众,将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出一套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化解“组合拳”,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西城区法院本次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既是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五改革纲要”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基层法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治理观,推动完善所在辖区社会治理制度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纵观西城区法院在“直通车”中的各项举措,不难看出,这份诉源治理的“西城模式”不仅遵循了诉源治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更紧密结合了当地区域特点和工作实践。
诉源治理最基本规律莫过于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的社会治理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今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亦指出“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西城区法院自觉融入到辖区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整合各方面资源,这为相关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诉源治理最主体内容就是“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西城区法院针对辖区内行业协会、自治组织多的特点,打造多元解纷整体合力,构建起包括区人民调解协会、专业性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的多元调解体系,并与各单位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加强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支持、指导和规范,通过完善司法确认程序、快立快裁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形成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方式。
诉源治理当务之急是强化科技对于社会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西城区法院一方面依托西城区统一的社会治理平台、为民服务移动端——“西城家园”,根据社会公众和街道社区需求,定制提供诉讼咨询、多元解纷、普法宣传服务清单,与群众进行互动并作出回复,将司法服务从“去法院办”变为“手中办”“家里办”。另一方面,整合在线调解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解纷服务。努力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诉源治理最根本目的无疑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的需求。为此,西城区法院下沉解纷力量,前端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司法服务“多元零距离”。开展“群众需要、法官来到”工作,建立巡回法官队伍,坚持“离人心更近,离诉争更远”,将定向巡回与按需巡回结合起来,及时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对人民群众解纷需求较大的街道社区进行重点巡回,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解。
可以看出,诉源治理直通车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司法供给为手段,立足党委领导下的整体性、自觉性、协同性,强化服务群众的互动性、集成性,将为群众提高全方位、立体化、普惠式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
期待各地法院能够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深刻把握诉源治理内在规律,依托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充分利用、改造、升级好现有机制,创新路径和方法。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持续深化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在区域性中彰显共性,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