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法机关强化心理疏导筑牢抗击疫情心理防线

时间:2020-04-08 来源: 作者:

连日来,广西65家律师事务所84名女律师自愿报名成立“广西抗击疫情妇女维权公益女律师志愿团”,女律师们轮流值班,倾听12338妇女维权热线反映的妇女儿童权益问题。

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奋战抗疫一线的政法干警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群众、企业也容易因为疫情信息过载感到焦虑、担忧甚至恐慌,广西政法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多举措开展心理疏导,通过构筑一个又一个“心灵加油站”缓解社会焦虑,传播健康正能量。

一线干警持续心理辅导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关键时刻,我只能往前冲。”说话的是平南县公安局乌江派出所教导员赵喜华。2月2日,家住平南县某小区9号楼的廖某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2月3日零时起,廖某某所在的9号楼实施封闭式管理。赵喜华按组织要求去9号楼逐户核实人员信息。

受条件限制,赵喜华当时的防护装备仅有口罩。封闭值守工作由平南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江滨巡防警务站负责,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江滨巡防警务站20多名队员连续14天全部住在警务站。

面对工作的高压、亲友的安危、病毒的无情,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民警难免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无助等情绪,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需要积极防护。为此,平南县公安局成立战时心理服务小分队,深入防疫第一线倾听民警、辅警心声,同时开通“战时心理疏导热线”,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每日值守,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民警、辅警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等心理服务。

“共战疫情,守护心灵,我们一路温暖同行。”平南县公安局政委李伟说。

抗疫期间,广西公安部门积极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心理疏导,让民警对防疫更有信心,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通过预约、线上咨询和下到基层所队一对一咨询服务等方式,及时掌握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来宾市公安局将心理健康保障作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民警进行自我防护知识宣教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摸排重点人群,给予心理关注和支持。

村屯社区加强宣传引导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所有乡镇、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市、镇、村、屯,联系到户到人到点,同时加强人文关怀,给予重点人群温情温暖,争取大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北海是广西最早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的城市,2月17日,北海涠洲战区创新实施“四到位”防控机制,引入志愿者组建专车队伍,推出免费专车接送服务,实时动态管理服务重点人员,及时宣传医疗措施,落实关心关爱发热、咳嗽病人的措施,从源头上克服病人的抵触、恐惧、逃避的心理,确保病人送医治疗一个不漏。

钦州市钦州港区邱某一家不遵守防控要求,出现人员情绪不稳定甚至扬言要跳楼的情况。钦州港区立即组织网格员、社区干部和相关部门到其家中进行安抚劝导,帮助他们一家稳定情绪,做通思想工作,一家人心情平复后自觉接受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梧州市万秀区设立心理咨询微信群,线上为疫情期间出现恐慌、焦虑、压抑等情绪的居民群众缓解紧张心理,指导群众积极应对,科学防范,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酒店观察点是一道关键而又危险的防护线,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桂林阳朔,民警也组建了微信群,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难题,提供开水、姜糖水和水果等生活物品,设置缓冲区给大家更大的锻炼和走动空间,舒缓情绪,让观察点人员感受到温馨,积极主动配合监测。

各地因地制宜,播音员录制疫情防控宣传音频,流动宣传车开进大街小巷,各村大喇叭派上大用场……通过深入基层强化宣传引导,汇聚正能量,广西营造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良好舆论环境。

复工企业强化危机干预

复工复产持续加快推动后,广西政法机关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靠前,全程“保姆式”服务护航企业高效、安心、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发展“强心剂”。

复工之初,贺州昭平县贺巴高速工程项目部担心部分村庄为了疫情防控可能不给外地施工人员进入施工,辖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做好对各项目工程施工队的服务工作,逐一与项目工地涉及的村庄沟通协调,对复工复产所需材料物资和企业员工上下班使用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同时,组织警力加强对企业工程项目部和各工地的巡逻,主动上门服务,避免外地返岗员工与当地村民因疫情防控引发矛盾纠纷,有效保障了贺巴高速各标段如期顺利复工复产。

梧州市兴龙派出所所长黄云健是三祺城房地产公司疫情防控的“警务管家”,企业复工复产后,他连续一周在企业“蹲点”,每天对企业“一图四台账”、测温、消毒、分餐、人员信息登记、责任书签订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让企业员工安心复工。

梧州市法院出台涉及维护疫情防控秩序、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保护当事人权益、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四个方面意见,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还加大对涉困企业的司法救助力度,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市检察院坚持“企业来信件件有回复”,安排员额检察官值班值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复办理;市司法局向社会公开全市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移动电话号码,安排律师与全市已复工企业对接,实现法律服务“无缝衔接”。

疫情期间,梧州市政法机关下沉一线找准靶向,共为12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难题150个。(尚永江)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