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愚公志” 做足“绣花工”
300万页,4万多卷,这一摞摞卷宗,是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的案件办理成就,更是档案员陈凡对职责的忠诚、对检察事业的奉献和对理想信念的恪守。
2010年,陈凡进入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从事档案工作。13年来,他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要么不做,做就做好”的人生信条,用朴实作风和严谨态度诠释从检初心,在平凡的档案工作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连续七年被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评为爱岗敬业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立下“愚公志” 一心一意做一事
“档案室与世隔绝,有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怎么能静得下来、坐得住?”同事们跟陈凡打趣地说。“我觉得每天整理整理档案,看着纸张从一张张到一本本,从无序到有序,从散乱摆放到整齐上架,挺有成就感的。” 陈凡用最朴实的话语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用最踏实的工作作风在那间窄小的库房里继续着属于他一个人的“长征”。
陈凡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他努力自学档案工作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全区、全市组织的业务培训,甚至自费到省外参加档案装备展,开拓眼界。
2021年6月,陈凡作为专业人员被自治区检察院抽调组织全区档案工作专项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当作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交流机会,系统学习,深入研究,取各院之长补本院之短。
凭借着“迎难而上”的韧劲,陈凡从无所适从到熟悉档案的各个环节,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从被动整理到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档案“小白”向着“行家里手”转变。
做足“绣花工” 一丝不苟勤耕耘
2022年,自治区检察院对全区检察机关档案数字化工作做出了部署,档案核查、整理是档案数字化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办案量在全区基层检察院中居首位。面对300万页案卷逐页核查这一复杂、繁重的任务,陈凡没有皱一下眉,撸起袖子立即投入“战斗”。单位为其增加人手,他却说:“有一页没亲自核对,我都不放心,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为了将档案整理规范且不影响工程进度,陈凡按下了“以院为家”启动键,早上7点准时到岗,午饭后继续整理档案,万家灯火时才离开单位。偶尔与档案较量到深夜,便夜宿办公室。周末、节假日,他依旧在岗,那一张简陋的行军床见证了他的一丝不苟和默默无闻。对于业务科室移交的案卷,逐卷、逐页、逐条检查,对整理不规范的案卷退回整改“毫不手软”,个别案卷甚至先后5次作退回处理,严苛到“不近人情”。在超负荷的工作下,刚40出头的他,已掺杂了半头白发。长时间俯身装订、整理档案,后背也开始弯曲。尽管如此,他的身影仍从早到晚地穿梭在档案柜间,没有一声怨言。
浓浓“档案情” 一以贯之成一事
2012年,陈凡受命承担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档案室晋级自治区一级档案室工作。经过3个月马不停蹄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维护设备,最终,拿下“自治区一级档案室”荣誉。2022年,陈凡再挑重担,对机关4万卷300万页诉讼档案进行数字化,经过10个月白昼无歇的全面收集、规范整理、分类鉴定、立卷归档,最终,成为全区完成数字化任务的第一梯队。
一本本档案,记录着历史,记录着时光,也记录着陈凡在平凡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帧帧一幕幕。档案工作者虽然没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的壮举,却有老黄牛一步一个脚印在档案的土地上耕耘不止的精神。
在陈凡身上,我们看到了做一事、专一事、精一事的朴素初心,也看到了一名基层档案员的平凡岗位坚守:不喧哗,自有声。
原文链接:http://www.nm.jcy.gov.cn/jcfc/202309/t20230907_59263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