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地解决”到“深耕善治”,四川公安书写“蜀警之治”新篇章

时间:2023-12-06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由此,“枫桥经验”从公安战线发源。走过60载,“枫桥经验”在四川公安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聚焦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领域各类风险,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的新思路、新方法,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由“就地解决”向“深耕善治”纵深发展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具有四川公安特色的“蜀警新枫”模式。

  

  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桂湖派出所以一流服务架起警民连心桥

  牢牢抓住“牛鼻子”

  焕发“枫桥经验”蓬勃生机活力

  “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在于始终依靠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因此,如何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也是对党员民警能力水平的一场考试。我省公安把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党员民警主动靠前一步,把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解决在当时当地。

  基层治,则百姓安。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全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向心力。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万安派出所狠抓基层党建、化解矛盾、治安防控及群众服务工作,以党建统领为“主题曲”,奏响“和谐、平安、满意”的“警民协奏曲”,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洪雅县公安局东岳派出所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全力打造洪雅公安新时代“枫桥式”警务品牌。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中坚作用,是“枫桥经验”的核心。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曾经是一个矛盾纠纷多、警情发案多、社会综治难、治安防控难的“两多两难”地区。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苏坡桥派出所创新实施“一领四合”模式,社区民警进入社区党委担任副书记,警务工作通过基层党建网格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凝聚了治理最大合力。清源社区首创“源安工程”,社区民警依托基层党建平台,为社区群众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和微创业孵化服务,通过赋能增收、文化感召的具体实践,从源头上破解治理难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牢牢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才能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工作中,才能引领公安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对于这一点,绵阳公安从上至下都有着统一而又深刻的认识。

  绵阳市所有派出所全部建立起党建活动室、党建文化墙,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遍地开花;社区民警进入社区班子担任社区副书记、副主任或网格站副站长等职务,推动派出所党建与乡镇(街道)、社区党建,警务工作与乡镇(街道)和社区工作深度融合;党员民警主动“亮身份、亮特长、领任务、作贡献”,为生活困难群众、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下岗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等群体服务,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

  

  理塘县公安局高城派出所实现了连续三年旅游治安“零投诉”,让游客感受到“理塘温度”

  以创枫活动“小切口”

  带动派出所工作“大变局”

  公安之“治”,首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场域在基层,“枫桥经验”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在基层。

  近年来,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加强派出所高质量建设为重点,以“六边六进”活动为载体,以社区警务工作为抓手,以主动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为保障,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全警基础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出了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版”。

  全国首创“一标三实”工作经验,对重点基础信息全覆盖采集应用,在社会治理转型升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全省10个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数量居全国之首……一个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成绩,是四川公安机关使出“绣花”功夫,深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成果体现之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仅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支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公安紧紧围绕公安部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派出所“一室两队”勤务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新型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以创枫活动“小切口”,带动派出所工作“大变局”。

  与此同时,四川公安通过优化完善派出所“一网考”评价体系,推动派出所工作从“以打为主”向“以防为先”转变、从“防范发案”向“防控风险”延伸,努力实现“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搭建密切警民关系的第一道桥梁。

  当前,基层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对于四川公安机关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将基层基础治理工作做细,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全面转变,切实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建立社区警务工作室、创新“互联网+调解”系统、全面推动公安局长和政委“进社区”……针对基层基础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四川各级公安机关各出“妙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从今年5月开始,成都市公安局机关全体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纳入网格管理,在8小时外接受社区分配任务。目前,成都已组建起由5969名社区(村)民警辅警以及12871名综治队员、楼栋长、单元长、平安志愿者组成的专群联动队伍,孵化出金牛区“商居联盟”、青羊区“萤火虫护卫队”、新津区“花源义警”等200多支平安共建队伍,形成了“公安指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专群结合工作格局。在这座拥有2200余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成都公安积极构建与城市体量相适应的基层警务新模式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用广大民警辅警的“辛苦指数”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平安指数”,提升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

  不仅如此,四川省各地公安机关更是呈现出积极创新争优的良好局面,探索实施“预防警务”,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升级。从严从实防控风险,四川公安以“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加大“一村一辅警”建设力度,纵深推进强基固本战略。“夏季行动”以来,广大民警辅警走进社区乡镇、田间地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8万余起。

  “舅舅义警”是盐源县公安局泸沽湖派出所学习发展“枫桥经验”的首创,也是全国公安机关唯一将母系氏族古老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科学对接,学习发展“枫桥经验”的经典符号。“舅舅义警”凭着在家族和社会上的威望,有事就管事,无事报平安,成为了泸沽湖畔平安四川建设的一道“枫”景。

  

  在牧民迁徙转场过程中,白玉县公安局民辅警通过伴随式的警务服务全程跟进护送

  以“最强民力”为支撑

  勾勒为民服务美好图景

  枫溪潺潺,红叶胜火。历经60载,“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原因在于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风向标。四川省各地公安机关强化民意导向,不断提升民警开展群众工作能力,真正做到“走得进家门、坐得下板凳、聊得了家常”。

  高县公安局庆符派出所95后社区民警何鑫,借助师生情、同窗情的浸润,一举解决争吵22年邻里积怨;内江市公安局东兴区分局桐梓坝派出所民警赵燕,践行“枫桥经验”,开展“破茧”计划,关爱帮扶困难家庭;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象耳派出所民警杨议靠着一张“婆婆嘴”,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社区群众都知道他的名字和电话;什邡市公安局雍城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珍德,17年来一直坚守基层,成功总结出“五心六勤”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确保服务不缺位。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其中“为了群众”是核心要义。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派出所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15分钟便捷服务圈,实现公安政务就近办、一次办、智能办;率先在全国完成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多等偏远农村地区提供上门服务、巡回服务和代缴代办服务……一系列细致入微、接地气的服务举措,将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做到了警民一家亲。

  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近年来,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标,四川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基层警务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在防控风险、创新警务、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形成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群众工作方法,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浆洗街派出所传承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法,推出“三个百分百”工作机制,在每个社区100%建立群防组织,发动武侯祠及锦里景区“红袖套”等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了“耍都”娱乐场所联防队等,以“最强民力”策应和支撑起公安机关的“打、防、管、控”等专业工作。遂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嘉禾派出所位于城乡接合部,辖区是遂宁市流动人口最多、矛盾纠纷突出、治安形势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派出所以“四环”服务体系,赋能群防群治队伍构建工作,环环相扣、治理有力,打破单打独斗的困局。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一大批义警组织、平安联盟群防群治力量百花齐放,成都“春熙孃孃”、泸州“五色马甲”、乐山“嘉州护学队”这些品牌响当当,全面排查、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群众对四川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达98.72%。

  

  遂宁市公安局嘉禾派出所通过“四度工作法”调解矛盾纠纷

  将基层警务融入基层治理

  做好“就地解决”文章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为了进一步丰富“枫桥经验”内涵、拓展“枫桥经验”外延,做到有效预防、事前化解,四川公安通过做好“就地解决”文章,构建了由事后反应、被动应对转向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工作体系,为全省公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向“深耕善治”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石羊派出所辖区内,某小区业主在收到新房钥匙的第二天,就派出30余名业主代表向石羊派出所送上了锦旗。锦旗的背后,是一个长达5年“助民维权”的真实故事。

  2015年,该小区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成为烂尾楼,500多户业主的血汗钱面临“打水漂”的风险,业主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维权。石羊派出所民警了解到业主们的遭遇后,主动担当,积极向政府、法院反映,与企业协调,搭建三方平台帮助沟通。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资金链得以接续,楼盘重新动工、顺利交付,事情最终圆满解决。

  这是四川公安落实“人要走近、活要靠近、心要贴近”要求,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四川公安机关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常态化多元化排查化解机制,将基层警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综合“会诊”化解复杂矛盾问题。

  在达州,当地公安机关将调解阵地前移到警务室、社区、村组,实施现场调解、就地调解。2022年以来,达州公安机关现场调解、就地调解治安类矛盾纠纷1.3万余起,就地化解率达47.8%。

  在全省,公安机关以落实派出所工作标准化为牵引,开展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完善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持续开展“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难,解群众之所忧。近年来,四川公安广大下沉民警联系村(社区)6600余个、群众4.4万余名,累计收集社情民意2.6万余条,化解基层急难问题和群众矛盾纠纷3万余件,公安基础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基层社会是感知社会风险的“神经末梢”,是国家“神经中枢”保持灵敏必不可少的依赖。时代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要提高对社会风险“涟漪”的感知度,从关注矛盾纠纷的传统视角转变为重视社会风险的现代视角,实现“枫桥经验”的现代化转型。

  四川公安通过持续打造“三为三要三强”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完善“打、防、管、控、建”等各项措施同步发力、综合作用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全面吹响“四川公安之治”冲锋号,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从“控事稳局”向“深耕善治”转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书写“蜀警之治”新篇,为新征程良好开局筑基固底。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四川公安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守为民初心,创新基层治理,奋力描绘出一幅幅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美丽“枫警”。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9/2023-12/05/content_1269897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