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破坏耕地行为坚决“亮剑”

时间:2023-12-28 来源:西藏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督促强化执纪执法,严查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目前,66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共追责问责746人,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释放了以铁的纪律护航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强烈信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党中央三令五申,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是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强化监管、加大整治力度,深挖彻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以精准监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要求。

  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坚决纠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紧盯主体责任落实,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和调研督导,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督促各地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

  深挖彻查耕地乱象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例表明,耕地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存在以权谋私、利益交换、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今年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明确要求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针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典型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地方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违规推动、违法审批等背后的责任问题,以及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腐败问题。一系列举措,释放出“严”的信号和“惩”的震慑。要继续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始终,严管严治、动真碰硬,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向破坏耕地行为坚决“亮剑”。

  聚焦突出问题,推动整改整治。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治。通过梳理典型案件发现,贯彻落实党中央耕地保护决策部署打折走样,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土地整治项目等谋取私利,地方党委、政府主导推动违法征地批地、占地搞建设,有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不担当、不尽力,违规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建“大棚房”等“非农化”问题较为突出。要紧盯突出问题加强专项监督,持续开展纠治,强化执纪执法问责,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要深入剖析已查办案件暴露的短板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保护措施、监管措施。要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震慑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耕地保护重要性,胸怀“国之大者”,切实承担起耕地保护责任。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lzwp/109732.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