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成效显著,但任重道远

时间:2024-07-04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繁琐的打卡制度逐渐淡出视野,微信群泛滥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居委会、村委会门口的牌子也变得更加简洁明了。这些变化,如同春风化雨,让基层干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希望。

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一进程时,不难发现,减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省级层面已明确取消或合并多项任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领导私下布置“额外作业”,使得减负效果大打折扣。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究其根源,问题往往出在上级部门,依然习惯于向下级摊派任务,而这些任务最终都需由基层来承担。此外,虽然发文数量有所减少,但工作布置却以更加隐蔽的形式进行,如电话通知、口头指示等,这无疑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新的负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基层减负工作本身也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会议合并、视频连线、下班后的“加班会议”……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实则并未真正减轻基层负担,反而让基层干部在应付各种形式化的要求中疲于奔命。而一些体制内人员对于基层减负的抱怨,更是直指问题核心:上级的官僚主义、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逃避责任的行为,都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罪魁祸首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或许,“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思维方式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形式主义,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要将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定期通报形式主义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同时,要将形式主义问题与干部的政绩考核紧密挂钩,让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干部付出应有的代价

其次,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例如,在推进市场主体增量工作中,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反向查找等方式来核实基层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报、瞒报等现象。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最后,要从源头上治理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要明确上级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防止其将自身负担转嫁给基层。同时,要加强对上级部门的监督和问责力度,确保其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时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减负的目标,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维权内参【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招聘法制调研员,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1、010-53382908、010-56212745。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