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4-11-04 来源:法制内参编辑部 作者: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不同时期,以下是对其历史发展的详细梳理:

一、民国时期

·成立背景:1927年,山东省高等审判厅改名为山东省高等法院,成为民国时期山东的最高审判机关。

·机构设置:内设刑事、民事、文牍、统计、执行、状纸、收发等机构,并附设律师惩戒委员会和地方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人员构成:由院长、庭长、推事、书记官、执达员、法警、庭丁、公役等人组成。

·审判职责:主要审判关于内乱、外患及妨害国交的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审判决而上诉的民事、刑事诉讼案件,以及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整编与更名:1950年7月,全省司法机构整编,山东省司法厅改为山东省人民法院,后于1955年3月更名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判领域:建国初期,为保障土地改革法的顺利实施,全省各县组织土改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全省法院认真贯彻执行惩治贪污条例,对查出的有贪污、枉法、受贿等问题的人员进行了处理。此外,还组织婚姻法庭,实行巡回就审等,共审结了大量婚姻纠纷案件和妨害婚姻家庭的刑事案件。

三、改革开放后至今

·审判领域的拓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山东法院的审判领域不断拓宽。刑事审判方面,依法审理了一批大要案,如“7.19”乳山特大走私案、泰安市委原书记胡建学受贿案等。民事审判方面,由传统的婚姻家庭、债权债务纠纷为主向经济、知识产权、涉外、海事海商、环境资源等各个领域发展。1987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试办少年法庭,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审判机构的完善:山东法院不断完善审判机构,健全审判机制。例如,2001年设立专司知识产权审判的民事审判第三庭,2002年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2006年各市中级人民法院普遍建立知识产权审判机构。2008年起,济南、青岛、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试点。2015年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

·行政审判的探索:1987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及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试点建立行政庭或者行政审判筹备组,开始审理行政案件。1988年7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设立行政审判庭,依法审理了多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政案件。

·执行机制的改革:1991年2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执行庭,后于2000年9月成立执行局。近年来,山东法院积极推进构建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增强了工作实效。

综上所述,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历史沿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民国时期的山东省高等法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省人民法院,再到更名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其审判领域不断拓宽,审判机构不断完善,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司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维权内参【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招聘舆情处理师关注反腐倡廉,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扫黑除恶,欢迎您加入010-56212741、010-53382908、010-56212745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