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莫成“礼上往来”
春节将至,又到了“四风”易发多发期。2月5日,中央纪委通报了天津、浙江、福建、四川等地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并在官网上开通了监督举报曝光专区,紧盯春节期间收送节礼等违纪违规问题,接受监督举报,目的就是“未病先治、防范未然”,给广大党员干部打好廉洁“预防针”,敲响廉洁“警示钟”。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自古有之。春节期间,党员干部走亲访友本属正常,亲友之间互赠礼物也是人之常情。但需要警惕的是,个别党员干部借节日之机,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收送礼金、拉关系“拜码头”,甚至跑官要官,搞权钱交易。这种礼尚往来变成“礼上往来”的“歪操作”不仅使正常的人情变了味, 而且违规违纪,败坏节日风气。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易生“节日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抱有侥幸心理,总认为有节日作挡箭牌,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就能模糊正常交往与违纪违法的界限,掩盖其违规违纪的勾当。殊不知,这种妄图拿脉脉人情来逃避追责的企图,不仅不能得逞,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滑向犯罪的深渊。以案为鉴,很多落马官员的贪腐都是从逢年过节收受红包开始的,都是从一盒茶、一条烟、一张卡开始的。
可见,越是到新春佳节,领导干部越要绷紧纪律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辨哪些是礼尚往来,哪些是糖衣炮弹。面对诱惑,做到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守好“廉关”,扎紧反腐拒变的“篱笆”。事实上,礼尚往来中的“礼”本指礼节,重要的是来往双方情感上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尊重。领导干部明白了这一点,在过年过节时切莫将礼尚往来庸俗化为“礼上往来”,一个微信、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同样能表达朋友情、战友情、老乡情。
过节如过关。领导干部能否抵挡得住诱惑,过节就是“试金石”。不让礼尚往来变成“礼上往来”,既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律,慎独慎微,又需要各级党组织加强管理,在节日来临前发通知、发短信、发廉政宣传画,勤提醒、多敲钟,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品出味道,受到启迪,自觉在人情和纪律之间划出红线,不被“礼”击垮,不被“人情”围猎。(沈丘县纪委监委 崔洁)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gzdt/plzc/article0f9e72bed83043aaa073ac5d32d2b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