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拥有满满的法治获得感淮南市创新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时间:2021-03-02 来源:安徽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淮南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将创新理念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推进行政立法、法治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多项工作,全力为淮南“六稳”“六保”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筑了坚实的防线。

  高效能答好社会治理新考卷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9日,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牵头成立疫情防控法律顾问团,由全市资深执业律师、法律实务专家、公职律师等15名法治专门人才组成,为市政府(含市应急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参与疫情防控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参与处理与应急防控有关的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与此同时,市司法局还制发政府法律顾问《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通报疫情防控典型案例,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注入强大的法治正能量。

  筑牢法治支点,维护法治秩序。市司法局密织法治“防护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从6方面部署18条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举措,梳理规章2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6件;开展民企“法治体检”,组织律师等走访138家,政策宣讲78次(场),梳理复工复产中多发性法律风险和问题100多个。

  多元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我市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网络,建立医患、物业、信访、商会纠纷等专行调解组织44个,调委会总数1266个、乡村两级矛盾纠纷化解网格1174个,调解案件24030件,成功率99.4%。市司法局会同市法院在全省率先将“无讼村(社区)”创建纳入综治考核,创建“无讼村(社区)”166个。

  高起点舒展法治乡村新画卷

  为了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市司法局紧扣市委精准扶贫部署,积极发挥市扶贫法律服务团作用,将深化法治护航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列为2020年“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为贫困村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提供“法治体检”。

  统筹推进,打通法治乡村“大动脉”。我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出台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意见、加强全市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法治考核内容,构建法治乡村建设统筹谋划、管理指导、督查考评的闭环体系。

  示范引领,畅通法治扶贫“微循环”。我市成立“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普法讲师团,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6157人、农村法治带头人2013人,努力把农村群众培养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

  规范建设,释放依法治村“新动能”。全市建成司法所标准化形象识别系统59个、配备警车62辆,省级示范司法所19个,占比21%。制发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大体检”,命名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5个,有2个村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制作“豆娃说法”涉农法治文艺作品近20部,在乡镇巡回宣讲宪法、扫黑除恶、民法典等近100场次。

  高质量书写良法善治新长卷

  2020年度全市律师办案6365件,办理公证16327件、司法鉴定案件1036件,仲裁332件、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受案4263件。与“十二五”期间相比,淮南“十三五”时期律师办案增长60%、公证办件增长17%、人民调解受案增长12%、仲裁委办案增长16%、司法鉴定办案增长7%。

  一项项数据的持续增长,一个个举措的贯彻实施,处处彰显了淮南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展现了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信念。

  示范创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将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与防疫、防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七五”普法、《民法典》宣传、扫黑除恶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结合起来,强化“点穴式”发力,增强了示范创建的社会公信度。目前我市已顺利跻身第一批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4个示范市行列。

  普法先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出台《社区矫正法》“十个一”宣传贯彻举措,首家配置社区矫正支队“双主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500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和110余名正县级以上干部参加年度学法用法统考、抽考。在全省率先成立民法典“双百”宣讲团,制作微视频、动漫等民法典法治文化作品41部。(记者 何婷婷)


原文链接:http://www.ahcaw.com/ahcaw/content/2021-02/01/content_8424011.htm
法制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政讯通•全国法制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法制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