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法院三道镇人民法庭:多措并举 务求实效 探索新时期人民法庭调解工作新路径
拜泉法院三道镇人民法庭管辖三乡两镇和两个国营林场,58个行政自然村,土地面积139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6.6万人,年平均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00余件。拜泉法院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以三道镇法庭“三+N”调解法(“法庭+村民委员会”“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工作室+乡村干部”)为载体,努力实现百姓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庭”的工作目标。三道镇法庭收案数每年以6.5%的比例逐年增加,案件调撤率却平均每年提升8个百分点,2020年全庭案件调撤率达85.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方法,健全多元化解矛盾机制
法庭充分利用乡贤调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等各类调解资源,延伸民事调解触角,建立健全诉调联动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法庭+村民委员会”“法官+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工作室+乡村干部”的“三+N”形式,指导乡村组织依法规范职务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合力化解基层矛盾。目前法庭成立了2个法官工作室,在辖区38个行政自然村设立流动法庭调解室。通过严格考核培训选拔27名人民调解员作为法庭兼职调解员,45名村屯干部为法庭义务协调员,就地调处所在村屯的民事纠纷。如三道镇富业村党支部书记房克江同志曾多次荣获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县公开选拔中被转为事业编制,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并善于调解家长里短纠纷事。担任法庭义务协调员后,他主动积极协助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其所在的富业村连续三年实现了“零诉讼”。
二、织密网络,打造化解矛盾第一道防线
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充分运用纯朴的村风、民风,引导农民尊法、守法,感受向上向善、重义守信的人格力量,初步形成民事调解网络工作格局,推动农村基层治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2020年法庭举办了辖区62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参加的专题培训,172名人民调解员分四期接受了培训。依法经人大任命5名辖区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平均每月出庭13人(次),人民陪审员和人民调解员每月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7件,年参调率占调撤案件的71%,有力地促进了民事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拜泉县国富镇通肯村5户农民因土地承包和村委会产生纠纷,法庭接到人民调解员邀请后,认真查阅土地台账,共同到现场进行了实拉实测,发现5户农民确实分别少分得0.2亩土地。在积极做好5户农民息访息诉的基础上,法庭和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与双方当事人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多轮调解,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三、细化措施,顺应群众司法新需求
法庭把“三+N”调解模式贯穿于案件审执全过程,深入践行“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郑重承诺。在辖区乡镇司法所设立了5个便民诉讼调解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矛盾调解服务;在偏远村屯利用村委会空闲的办公室设立了6个巡回调解点,定期安排审判人员到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调解群众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巡回调解20余次,为基层调解组织及村屯调解员举办调解工作讲座4场(次)。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司法调解知识,补齐补足民事调解工作的短板和弱项,解决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原告李玉田与其六个子女赡养纠纷,法庭邀请村支书等村屯领导一同参与调解。调解员从古人先贤的尽孝典故到现代法律的明确规定,在法理、伦理等不同侧面和层次进行了全面调解,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使得老人的六个儿女羞愧低下了头,当庭达成了和解协议。
四、注重成效,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要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司法环境至关重要。法庭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自身职能作用,把预防功能再延伸。2020年4月,8名辖区农民集体到三道镇镇政府上访,要求政府为他们解决水田纠纷,两个村的农民情绪激动欲持农具打斗,政府领导求助法庭给予调解。法庭联合人民陪审员和协调员一同来到稻田地现场,及时向双方当事人讲解了相关法律,摆明利害关系,说明拒不履行合同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在法律和真诚感召下,涉诉稻农在内心解除了与供水方的对抗抵触心理,使本案得以顺利调解结案,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辖区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事后专程到法庭致谢说:法庭给我们帮了大忙,解决了生产和民心问题,又维护了全镇的稳定,我们农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人民法庭啊!
虽然我们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省市法院的充分肯定,但与其它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借助这次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的东风,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虚心学习,发扬成绩,以更加辉煌的民事审判工作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原文链接:http://www.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