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级人民法院: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不断优化便民服务水平为公平正义“提速”
广州中院5G智慧多功能虚拟法庭
今年8月29日,天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建设论坛举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根参与智慧法院建设发展主题研讨并作发言。
“广州法院是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标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田禾如是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将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便民服务水平,给改革创新“赋能”、为公平正义“提速”。
建设广州智慧法院 让群众享受方便实惠
法庭内不设原被告席、当事人不用亲自到庭、网上审理当庭宣判……2018年10月25日,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审的第一案有点特别。
这是广州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令人耳目一新之举,也是广州法院优化全方位在线庭审方式的举措。
近年来,广州法院大力推进智慧庭审建设,法院融合5G、语音转录等技术,打造微信开庭、网络开庭、远程庭审、智能快审为一体的智慧庭审系统,研发便民终端E法亭,集成5G通信、智能语音、智能门禁等系统,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仅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全市法院通过视频庭审、提讯案件2.8193万件,在线庭审8.0645万件。另外,广州中院上线“区块链电子质证系统”,实现线上证据提交、交换及质证,支持随时查阅和校验,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庭前质证。
智慧法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群众服务,为公平正义“提速”。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广州法院不断优化便民服务水平,实现诉讼业务一网通办,提供208项线上诉讼服务,业务网办率超过85%.2021年通过诉讼信息服务平台处理当事人各类诉讼事项超过33万次,通过诉讼服务网和微信小程序查询数超过100万次。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电子诉讼服务中心实名认证用户从1453人增至19万人,网上立案数从不到3000件增加到近70万件,网上立案率从3%提升到98%,群众满意率达98.9%。
广州中院还以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目前诉讼服务中心已集成立案、信访、诉讼服务等10余项职能,提供40余项诉讼服务,全面覆盖5G网络;配置全省政务服务一体机,提供出入境、交管、人社、民政、税务等14类高频业务办理。此外,广州中院在全市法院和调解机构实现ODR(智能线上解纷平台)全覆盖,提供智能评估、类案智能推送、在线调解等13项解纷功能,自上线以来累计调解案件55.6205万件,实现线上调解、一键申请司法确认,促进矛盾高效化解。充分利用广东省、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不断向粤省事、穗好办、粤智助等平台推送诉讼服务,令广大群众感受到“指尖诉讼”的便捷。
建设广州智慧法院 为审判执行工作“提速”
审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
广州中院深化移动办案办公、上线“区块链电子质证系统”。在桌面云系统基础上,广州中院研发移动办案办公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办案办公。智慧合议庭系统集成人脸识别登录、异地合议、语音调卷、智能批注、语音输入转写等功能,实现合议无纸化、智能化,提升办案效率。
此外还建成智慧破产系统。法官、管理人线上办案,破产资金在线审批、流转留痕,60万债权人可在线参加债权人会议及在线投票。同时,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投票功能,实现过程可追溯、不可篡改。
为方便港澳当事人打官司,广州中院创建了内地首个线上涉港澳案件授权见证平台,港澳当事人委托内地诉讼代理人全流程在线进行,后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该平台将授权见证用时从传统方式下约30天缩短到5分钟。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
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赋能法院执行工作,广州中院迈出了创新步伐——以“送必达、执必果”试点为抓手,推进智慧执行建设。
广州中院建成全流程网上执行系统。执行工作实现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无纸化办案、全流程网上操作。
数据共享实现“送必达”。建成智慧送达平台,与通信运营商、邮政公司、淘宝京东共享送达人活跃手机号码和有效地址信息,创新短信弹屏送达、公证语音存证送达。
强化执行联动促进“执必果”。广州中院组织大湾区内地9市建设司法查控联动平台,提升执行联动质效;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推送市信息共享平台,46家执行联动单位实时获取信息,实现“云惩戒”。
此外,广州中院推行执行案件分段集约改革方案,将执行案件以财产查控、财产处置、款物发放、结案归档的四个时间节点进行分段,将执行实施案件的办案团队对应分为四个团队,各个阶段均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和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自动流转到下一阶段,有力提升了执行效率和执行规范化水平。
建设广州智慧法院 为审判管理提质增效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年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77.2万件、办结267.2万件,均较上个五年翻一番以上;法官年人均结案从325件增至590件,2021年法官人均结案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如此“海量”的案件,如何让审判执行服务管理工作更精准、更高效?答案是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方案。
“我们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为核心,推进智慧审判建设。”广州中院科技信息处处长黄健介绍,为此,法院深化电子卷宗应用,以诉讼材料随案同步生成为基础建成“智卷”系统,实现左看右写、证据全文检索、调阅音视频证据、文书自动生成,提高办案效率。
“我们还深化广州法院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智慧管理建设,实现126个流程节点数据信息智能管控,院庭领导可实时监控审判执行动态。”广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翔说。
智慧法院建设还深化了新时代司法公开的内涵。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21)》,广州中院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总分90.46分,连续第7年排名参评法院榜首,实现“七连冠”。另外,广州市参评的三家基层法院也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南沙自贸区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均连续两年位列专门性法院前三名,越秀区法院在全国基层法院中位列第八。
“广州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前沿技术与司法深度融合,以最优标准抓好研发应用,推动智慧法院率先建设、迭代升级、争当标杆,走出一条智慧法院建设的‘广州路径’,为把智慧司法打造成法治中国亮丽名片作出广州贡献。”在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建设论坛上,杨正根说。
专家视角
“广州法院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调研基地,我们非常关注广州法院的发展创新。在很多方面,广州法院都走在了全国法院的前列。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面向未来,增强科技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高起点引领前沿技术与司法融合。二是科学创新。建设智慧法院‘外脑’智库,邀请法律、算法、数据安全、通信科技等领域专家对每一个重大项目分析论证、提出建议,使研发更符合司法规律。三是务实开放。广州法院建立了研发机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当事人、法官、律师都参与其中,确保研发成果既‘管用’、更‘好用’,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四是安全可靠。通过区块链平台、司法数据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田禾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210/t20221013_110249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